新政策来了,大明它又风光千年
时间:2024-10-12 13:55:51
金牌作家“瓦尔特先生”的古代言情类型小说,《新政策来了,大明它又风光千年》作品已完结,主人公:朱标朱允炆,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穿越至大明,身负重任。为报答皇孙之恩,毅然入朝为官。自此,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以智慧为桨,以勇气为帆,在大明的历史长河中奋力前行。面对陈旧的制度、复杂的官场和诸多的阻碍,毫不退缩。积极推行新的政策,从农业到商业,从教育到军事,全方位地为大明注入新的活力。国家的巨轮在时代的浪潮中披荆斩棘。虽历经风雨,却始终坚定地朝着前方航行。在改革的道路上,有质疑,有反对,但更多的是希望和期待。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努力让大明这艘巨轮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璀璨的印记。...
>>>>《新政策来了,大明它又风光千年》在线阅读<<<<
精彩内容试读
若是水平不行,还要干涉一些他不清楚的事,那结果只会是一团糟。”
明末的满清之所以能入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辽东的大将袁崇焕被崇祯帝做掉。
这相当于大明自断一臂,自此满清无人能制。
“权力弱了出问题,权力强了也出问题,那你说怎么办!”
朱元璋一拍桌子,吼着问道。
“我当然有法子。”
“那你说啊!”
“啧。”丹苏看着朱元璋急得要挠腮的样子,放慢了说话的速度。
“皇上啊,你能问策于微臣,微臣很高兴,但微臣今早走得急,没吃早餐,微臣不高兴。”
“你——”朱元璋气急。
“大胆!”
“哎哟!没吃饭的肚子咕咕叫,微臣也想不起之前想好的法子啊。”丹苏干脆坐到朱标旁边,悠然地靠着帘框,满脸摆烂之意。
“可惜呦,大明之后的皇帝要是没这个法子,朝局怕是......”
“好好好,你给咱等着!”
朱元璋黑着脸走了出去。
此时,门外的千户刚换班,此时正在值班房里吃着城西头老王家的包子。
此时,门帘突然被掀起,他感受到一股凉风吹进来,正埋着的头不满地骂道。
“那个狗日的,没看见我正吃饭呢吗?”
转眼一看,老朱的眼神冷得可怕,直勾勾地盯着他。
“皇上恕罪,末将不知是您驾到!”千户慌忙地下跪,头上冷汗直冒。
此刻的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九族在招手。
岂不料朱元璋理都没理他,抓起桌子上剩下的包子就气冲冲地走了。
过了许久,换班的人来了,见千户跪在地上,有些疑惑。
“老大,你跪在地上干啥?”
千户这才敢起身,环视了一遍空空如也的桌子,说道。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刚刚皇上进来,就为了抢我早饭。”
......
回到养心殿内,朱元璋直接把半袋包子甩给了丹苏。
丹苏眼疾手快,一把接住,掏出一个后也不客气,直接吃了起来。
“嗯,味道不错,是猪肉馅的。”
朱元璋忍着一刀砍死眼前这个嚣张家伙的冲动,看着他慢悠悠地吃完。
“这下,你能说了吧。”
“嗯,大概想起来了。”
丹苏拍拍手道。
“想要不让皇权旁落,又能笼络到有能力的大臣给自己拼命打工,这个制度,我称之为:内阁。”
“内阁?”
“没错,就叫内阁。”丹苏点点头。
“从大臣中,挑选有能力之人,或者皇帝需要之人进入其中,给予‘大学士’的封号,其中最优者授予“首辅”之称,帮助皇帝处理朝廷事务。
各地的奏章首先报给内阁,由内阁大学士们在上面贴上小纸片,上附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若是同意,直接勾圈施行便是,若是不同意,要么打下去让他们重新想办法,要么自己直接上。”
朱元璋听后,感觉到了些许其中奥妙,但自己苦思不得解,便继续问道。
“这是你提的,你给咱把好处坏处都说说,不准隐瞒啊。”
“呵呵,我丹苏在公事上,无私。”
丹苏抚手,为老朱讲解道。
“首先,内阁不能成为明法规定的处理机构,只能作为皇帝自己的秘书处,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甚至内阁本身,废立都随皇帝的心意。”
嗯,这个不错。”朱元璋满意地笑了。
想当初他为了废除宰相和中书省,不知杀了多少人,废了多少心血,这个内阁在皇帝手中,至少不会成为尾大不掉的存在。
没错,即使在明末崇祯时期,内阁依然在皇帝的掌控之下,内阁首辅更是走马灯般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