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说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精彩章节
沈老头兴奋地搓搓手,“数一数今天卖了多少钱?”
数钱时需要用绳子串起来,沈老头主要负责串,沈青云几人数十文放一叠,四个人同时忙活,不过片刻功夫就把钱数出来了。
陈氏声音里带着激动,“六百二十三文,六百二十三文。”
沈青云也没想到一桶栗子糕能切成六百多块,据他所知,沈大做短工一天也不过才一百二十文。
云氏第一次感觉到赚钱好像并没有那么困难,“爹,娘,糕点好卖,趁着这段时间有栗子,可以多做些卖,不然过了这个时间段,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云氏的话提醒了沈老头,他沉思了一下,道:“这几天我们都去山里捡板栗,最好带着壳一块儿捡回来,这样能放的时间能久一点,不带壳的要尽快做成糕点。”
婆媳两个点了点头,对沈老头的安排没有任何异议。
沈家每个人都忙碌起来了,就连几个孩子都不得闲,村里人自然看到了沈家人的动作,但没人去城里,因此也没人知道沈家卖糕点的事。
枞菌分散了村里人的注意力,大家往山里跑,捡的不是毛栗子而是枞菌,镇上更是冒出一茬一茬卖枞菌的小摊贩。
***
“又坏了。”大妹提着半桶栗子,一脸肉疼,家里卖栗子糕赚钱,这些坏掉的栗子就是丢掉的钱。
沈青云从外面回来,正好和大妹撞上。
大妹笑着道:“小叔回来了,灶上蛋羹还热着。”
家里喂了几只鸡,下的蛋都要拿去卖,也只有沈青云才有资格吃。
这几天家里赚钱了,他能每天吃到一个,以前是隔两三天才能吃。
“这些都烂了?”
“是啊,每天都能挑出来半桶,这些还是长虫眼的,那些看着好的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长虫。”大妹无奈道:“这些烂的只能挑出来喂鸡喂猪。”
这些日子,沈老头和陈氏隔天跑一次县城,栗子糕卖的很好,每天都是空着桶回家的。
家里的栗子已经堆满了,要是有虫眼的不及时处理,只会烂的更多,大妹整天忙活,经常累的腰都直不起。
要是栗子能很好的保存,不仅能延长卖栗子糕的时间,还能让大妹轻松点。
“大妹,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让毛栗子两三个月都是新鲜的,或者保存起来不会长虫眼?”
大妹摇头,无奈道,“要是有这样的法子我就不用这么忙了。”
沈青云记得,有个同事,年后上班带了很多土特产,其中就包括栗子。
那个同事很喜欢吃生栗子,说是甜脆,这样算起来肯定是保存好的,而且那个同事家里板栗多,完全靠冰箱保存不现实。
那么,一定有法子。
沈青云夜里都没怎么睡好,一直想着栗子保存的事,好在,终于被他想到了一个法子。
有种萝卜干的保存法子,就是晾干水分,搅拌各种调料,随吃随取,而且萝卜干还有水分,香辣脆甜,很适合下饭。
沈青云找到大妹:“大妹,有个保存的法子或许可以试试。”
“啥法子?”
“你挑一些栗子,不要有虫眼的,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晒干水分,这几天日头大,晒一天就差不多了,然后放几天试试,看看会不会长虫?”
大妹有些迟疑:“这法子能行吗?”
“我也不确定,你先试,到时候就知道了。”
“那好,我这就去做。”
***
“青云,‘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你可知何解?”
张秀才拿着他写好的纸,正看着上面的字,问了这么一句。
沈青云站起来,拱手作揖,“学生不知。”
其实是知道的,但是张秀才还没跟他讲释义,他只能这样回答。
张秀才深深看了他一眼,眼中情绪复杂,“这句话的意思:小时候不刻苦学习,是很不合时宜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都不认真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学识,能有什么作为。”
沈青云不知道他这话是单纯跟他解释,还是另有所指,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
张秀才不再多说,又去点评其他学生去了。
沈青云原以为这只是个小插曲,没想到晌午休息时,张秀才让他去书房。
他到书房时,张廷良也在。
张秀才看着两人,“廷良,你学习很好,是个聪明孩子,但考取功名,往往聪明是不够的,还需要比别人更努力刻苦,我打算从下个月开始教你们四书,先从《论语》开始。”
张廷良诧异,“夫子,我们?沈青云跟我一起学?”
他都已经读一年多了,沈青云入学才多久,一个多月而已,就算是他记性再好好,也不可能追上他。
下一瞬,张秀才给了他确切的解释。
“不错,他跟你一起学,再有一个月,青云《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可以学完,这三本学起来相对容易,主要是识字,但是《论语》不一样,以青云的聪颖,我相信他能听懂。”
张秀才看向沈青云,“青云,你可有其他想法?”
沈青云也惊讶,还以为张秀才会循序渐进,不会让他学这么快。
早点学习《论语》,意味着早点接触四书五经,要是学的好,还可以早点下场一试。
“夫子,我想学《论语》。”
“好,老夫果然没看错,不过在学之前,你需要把书提前准备好。”
沈青云上次去过书铺,问过价格,很贵。
“夫子,我能借你的书抄写吗?”
张秀才当然不会拒绝,不过还是告诫道:“目前还是要以目前学的为主,不要因为抄书而分心,切勿因小失大。”
“是。”
张廷良有股被人比下去的挫败感,不服输道:“夫子,我也想借……”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张秀才打断了。
“廷良,我会同你父亲说一声,让他给你买好需要的书籍。”
张廷良就算不甘心,也只能应下。
两人从书房出来,张廷良拦在了他面前。
“沈青云,你不要以为记性好就了不起,读书,我不比你差。”
张廷良有自己的傲气,作为族里最聪明的孩子,有那份自信。
沈青云丝毫不示弱,“读书,我也不会比你差。”小说《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章节目录
-
三国:娘胎修炼,被刘备偷听心声
高口碑小说《三国:娘胎修炼,被刘备偷听心声》是作者“发飙的骆驼”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刘禅刘备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他的目标,是成为姜尚那般人物……就算成不了姜尚,至不济也当个张良吧?结果,大局却有主公总揽。眼下,却只能做个萧何了!孔明刚收回目光,便要出去吩咐做事,却见一人站在旁边,黑夜中,都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己。孔明愣了一下,笑道:“刘琦公子。”刘琦恍然,连忙朝孔明行礼道:“拜见军师!”“公子这是?”孔明话语刚刚...
-
纨绔世子爷热门小说李坏何芊
精品军事历史小说《纨绔世子爷》,赶快加入书架吧!角色是李坏何芊,是作者大神“我的长枪依在”出品的,简介如下:“是啊。”皇后也点点头:“臣妾初看之下也觉得震惊讶异,仔细思虑之后又觉得其中有大道理,特别是最后那问话之策,说得头头是道,实在高明。”皇上也点点头:“只是这‘下意识’一词朕从未听过,想必又是王越那位朋友自创的吧。”皇后拿起奏折,将它小心收入锦盒中:“此论一篇可以用来教育后人,乃是千金难买的珍宝,收好才是。”随即又接着说:“王相这位朋友只怕是......
-
三国:开局活捉了贾诩
《三国:开局活捉了贾诩》是由作者“云海书虫”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这……,将军,最好做些准备。”“嗯,那就留一队人马在城内接应吧,先生到时候也一并留在城中。”“喏。”第五日,张绣依胡车儿之计请典韦喝酒,典韦本身就是爱酒之人,听闻有人请他喝酒那是十分高兴...
-
穿越:我带墨家崛起天下惊!
军事历史《穿越:我带墨家崛起天下惊!》,主角分别是罗秋冯立,作者“肆爷”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一定,一定...要活着回来啊!”...两个木人还有一个铁人,正帮着逃难的老弱妇孺前往城下,罗秋骑着白马径直就越了过去,杀向了追击而来的十多名突厥铁骑!他手中的银枪宛若夹带着雷霆之势,只是一个照面的功夫,就将五人挑落马下!“风!风!风!!”城墙上的将士还在不断得呐喊助威,厚重的盔甲碰撞摇曳的声音响彻...
-
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
军事历史《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由网络作家“天涯看客”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洪可琬洪歆琪,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百达与百川望着对面,神色明显十分的高傲。他们心中非常的庆幸,能够跟随这样的一位主子。其实龙麒的表现,六名影卫都全部看在了眼里,对于这位上进的皇子,他们心底都是非常的佩服。三岁龙麒开始习武,这一坚持就是两年光阴,龙麒的这份表现,即便是在影卫之中,也算是非常的出色...
-
滴血汉末
主角是满馨桐乐嘉婷的精选军事历史《滴血汉末》,小说作者是“穆可馨”,书中精彩内容是:故而灵帝有此一问。何进胸有成竹,他不紧不慢地说:“这次黄巾贼到处在作乱。朝廷兵力明显不足。老臣以为陛下可以采取两个方案;其一,诏令颍川周边各郡,抽调郡兵驰援颍川...
-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王贵朱铭是《大明:我爹是朱元璋》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狼多多”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可和大明的千军万马相比,还是有些不够看。虽然朱铭没想夺大明的江山,但车里接壤着缅北,老挝,柬埔寨。再往西,更是东南亚,中亚,东欧……“上辈子都没出过国,这一世到处旅游一下不过分吧?”朱铭眼中憧憬无限,动力满满。于是……三日后,车里王府邸再添新眷!俞显得到消息时,正在喝茶,当场就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