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我是老朱的头号黑粉精彩章节
朱标得到赏赐后将一半分给了朱军,光黄金就有五百两,还有绢匹绸缎,奇珍异宝,漆器甚至蟒袍。
朱标自问从来没有这样大方过,除了对灾民。那次在扬州,他看到遍地尸横遍野,整个扬州城只剩下十八户,忍不住泪流满面,当即将自己华丽的座驾烧掉拿来当柴火,烤肉给十八户百姓食用。
为什么扬州城没有木材,因为树都被百姓啃完了。
其状堪称惨不忍睹。
可他却想将赏赐分给朱军。他知道,只有打胜了仗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大明还可以节约银两。战争不仅耗费银两,也会让良田荒芜。
农民都成了士兵,庄稼无人种。
朱军没有客气,收下了银两及各式珍宝。
为什么要客气?他设计发明创造收点专利费不为过吧?
专利属于无形资产。
当长着鹰钩鼻,凹眼窝,头发乱蓬蓬得像羊身上的卷毛,皮肤白得像牛奶的红毛国使者站在大殿上时,众人均吸了一口凉气。
这穿的都是些什么呀?大男人居然穿着花格子裙裾,下摆宽得就像盛开的喇叭花。
样子也很古怪,眼神一点都不恭敬,反倒有丝倨傲。
脖子扬得高高的,像个骄傲的公鸡。
脖子扬那么高也不怕得病?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请允许鄙人代表国王特来向大明问好。大明新研制的火炮神枪非常厉害,本国国王大为震惊。我国属欧式重型射石炮,以锻铁条箍拼合而成,贵国的洪武大炮则是生铁铸造,工艺繁复,请求皇帝陛下能否派人传授……”
红毛国使者道。
“你既是使者为何不下跪?”众人大声呵斥使者。见不惯他那副高傲样。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一大堆,不就是想来蹭我们的技术吗。
大明在世界的地位比较高,对外藩使者便要求得多。
比如西方的屈膝礼在大明不适用,应行下跪礼。
使者不卑不亢,头扬得更高了,一只手往前胸微微一碰,略低了下头,说道:
“在我们的国家是没有下跪这个说法的,请皇帝陛下也要遵守我们的规定。”
“既然到了大明,就应该遵守我们的规定。更何况听你的口气,是想学我们的技术,有求于人还这种态度?”朱元璋沉着脸道。
使者又不傻知道朱元璋不高兴了。
最后他决定行单膝下跪礼,即使在他们那个国度没有跟君主跪下的礼节。
各自让一步,虽然大明如今的火炮比他们的要先进,可这不是有好几个国家吗,如果联合起来,再加上北元和倭寇残余。
还有蠢蠢欲动的安南,听说建州的女真族出了个叫努尔哈赤的,也在崛起中。
朱元璋转念一想,算了,免得又起战争。
“朕尊重你们的礼节,就行单膝下跪礼吧。”朱元璋威严地坐在金銮宝座上。
使者吓得双腿一颤,双膝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可想到本国没有这个礼节,便脸色煞白地单膝跪地,到底是大明皇帝,果然威严无比,那副样比自家国王还要令人胆寒。
“尊敬的皇帝陛下,贵国的火炮技术十分先进,我是特地来学习的。”
朱元璋见回避不了,只有道:
“这件事情需要从长计议,火炮技术和铠甲纯属偶然为之,并没有记录下过程……”朱元璋张口就说谎。他才不会把大明的造铠甲枪炮的技术告诉使者。
他又不傻,凭什么告诉别人?
再说了,这些技术都是他从朱军那捡的漏。
最后朱元璋让使者留了下来,派人专门接待他。
用糖衣炮弹,比如茶叶丝绸,让使者乐而忘返,忘掉了此次来大明的使命。大明的茶叶丝绸毕竟是全世界的争抢之物。
使者很是郁闷,毕竟没有完成任务。
……
朱军宅院。
朱标正在滔滔不绝地说着高丽安南的海盗怎么输掉战争。
连犄角旮旯的海盗都被大明将士找到。
简直惨不忍睹。
最后被一网打尽。
“早在我预料之内,这种火炮的威力还不算最好。如果再把大炮管弄长点,火药装得更多点,威力就更加大了,能同时炸掉几万。”
朱标一听,喜出望外,那敢情好啊。
虽然这次又赢了北元,可是北元春风吹又生,又会卷土再来。
大炮的威力就在于火药的多少,还有火药位置口的设计。
朱军对这些研究得很透彻。
“上次的黄金是家父被皇帝赏赐的,所以贤弟放心大胆地用。”
“赏赐的?该不会是你老爹贪污的吧?不过无所谓,有银子就行。对了,既然一切就绪,可以起兵造反了。”
“奇怪,我又是造铠甲枪炮,又是征募私兵,为何皇帝就是不抓我,更没有九族消消乐?随便哪项说出来,都是灭九族的大罪,看来这皇帝的锦衣卫也不怎么样……”
门外的锦衣卫:“……”
还不是因为太子让我们装聋作哑,否则早已将你杀死。
“既然如此,那就起兵造反吧。请老兄把你父亲也一块叫上,看他那样早就想造反了,贪了那么多银子,不造反就得死。不是人人都有机会造反,需要像我这样先造出枪炮铠甲才行……”
朱标一头黑线。
“快去呀。”
“快去把你的父亲叫来,一起讨论讨论造反的事。”
“贤弟……私兵募集得不够……只有一千人,还需再募集更多私兵,有些人有银子也不来,毕竟,这是杀头的大罪。”
那一千人还是我自己的。朱标腹诽道。
“一千人确实有点少,可好过于无。要不先试试看,失败了正好可以九族消消乐。人太多反而不会失败。”
“那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好?”朱标只觉有点晕。
不管成功失败,反正枪炮铠甲是要造的。
跟在朱军后面可捡大漏。
“贤弟,不然我们讨论一下科举怎么改革?听说,太子最近在皇帝面前提起让原太子妃生的允熥做皇太孙,皇帝说考虑考虑。”
朱军开始自言自语。
“看来历史真的要改变了……也好,免得有靖难之役。”
朱标:“什么叫靖难之役?”
朱军还在那滔滔不绝地说着,手扬得高高的。
“你还得多去募集私兵,你爹肯定也想造反,我这是在帮他造声势,到时候皇帝怪罪下来就说是我主使的,你们是被逼无奈。不过皇帝到时也怪罪不了了,刺杀成功你就是铁打的太子,虽然你爹做了皇帝你也会是太子,可他小妾儿子一大堆,别说我怎么知道的,你上回不是说了吗,你爹喜欢你这个嫡长子,家里兄弟不少。你能保证是你做太子?银子不够再找你爹,反正到时候也会全花在小妾庶子身上。”
朱标真的想说我爹肯定会让我这个太子永远当下去的,直到他老人家驾鹤西去……咳咳,这样咒自己的爹是不是不太好?
可这不是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是他得配合朱军,做他想做的事,朱军要造反自己赶紧把声势闹大。
他要研制新型火炮,自己不光要准备硫磺、硝酸、木炭,还要四处寻找其他材料,实在不行,就给双倍银子朱军。
让他采购材料。
即使把大明国库拿出一半,他也在所不惜。
这件事情父皇也同意了,没有什么比军事更让父皇看重。
当年父皇就是在军事上有谋断,政治上具备杰出才能,这才成为红巾军首领,建立了大明王朝,现在政权虽稳定了。
可也须军事支撑。
接下来就是经济,发展农业与商业手工业。
朱军曾经指出,皇帝还有一个短板,就是只重视军事和政治,对经济却忽略,这样不利于发展国家经济。
父皇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抑手工业的政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知道吗?你不发展经济,光搞政治军事,把人都整倒,这边工业商业贸易停滞不前,只有农业基础,只够老百姓吃饱肚子这种最基础的,到头来国家没保障。什么叫上层建筑,就是政权,可他是由经济来决定的……”
朱标迷茫地摇摇头。
“这个……那个,小兄弟,你说的我闻所未闻。”
“你说你读的什么书,你好歹也是个读书人,我也曾通过院试乡试,当年还是第一名,可那些只是纸上谈兵。你父亲应该也读过书,应该向皇帝建议,当然,关我什么事?要起兵造反了……”
朱标只觉得头痛欲裂,每次跟朱军说话有一半他都听不懂。
要知道,太子府大儒也不少,是大明最强班底。
囊括了旷世之才,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文臣武将。
李善长刘伯温这些能与汉高祖身边张良萧何媲美的人。
而且父皇的江山比汉高祖更有难度,可见李善长刘伯温徐达蓝玉冯胜,常遇春,耿炳文汤和怎样学识渊博,武功盖世了。
这些人都彪炳史册,可与朱军这个被族人赶出来的落魄子弟一比,却相形见绌。
不光如此,而且他在谈论太子妃吕氏和朱允炆的时候,让自己得到了警示。
女人有野心不要紧,如果涉及到人命和未来谁做皇太孙,那可就要紧了。
因为父皇的偏爱,所以太子府历来没有锦衣卫监视,只是照例保证太子府一应人的安全。
可这段时间经过锦衣卫紧锣密鼓地监视,发现太子妃私藏银两。
并贿赂朝廷官员,尤其是太子府官员,这些人同样也是朝廷的官员。
估计是吕氏想在以后为朱允炆成为皇太孙增加说话有分量的人。
于是朱标私下跟朱允熥另请老师,为了不让吕氏知晓,朱标每次借口朱允熥需多加训斥。
朱标现在还没有掌握更多证据,而且一日夫妻百日恩,他也不想真的怎么样吕氏。
敲打敲打就足够。
吕氏果然再没轻举妄动。
“贤弟,你日后若要娶妻,为兄替你把关。”
朱标神情温和,他确实挺操心朱军的人生大事。
这样朱军就会稳定心性,日后为大明造出更多枪炮铠甲。
“唉,徐妙云这样的“女诸生”已经花落燕王府,哪里还会有如此娴静聪慧有大智慧的女人?”
朱军感叹道。
朱标闻言心中有些难受,看朱军的样子似乎有点颓废,自己必须得让他振作起来。
“可惜武定侯郭英的嫡亲孙女郭爱最后成了朱瞻基的妻子,如此冠绝天下,才貌双全的女子世间少有,不过,她要到建文二年,也就是朱允炆做皇帝后才能出生……”
朱标抓住了朱军话里重要的点,什么,朱永炆做了皇帝?
他觉得朱允炆有了瑕疵,肯定不能做皇帝了。
据他观察,朱允炆虽书读得不错,字也写得好,可被吕氏教育得太呆板,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
奉天殿。
朱元璋正志得意满地靠在椅子里。
这几日他尤为高兴。使者上次出了洋相,红毛国朝野震惊,现在夹着尾巴做人,再也没以往那么猖狂了。
实力不行,还总喜欢叫嚣。
他现在就想让朱军造出海上战舰来。
前两天朱军说一切就绪准备造反,怎么可能真的造反,那可是他朱家的天下。
可是朱军没有造反的想法,他也不会拼命地造出新式武器,让大明在军事上称霸。
而且朱军让好大儿有了魄力,敢作敢想,连朱元璋都做不到的事情朱军做到了。
怎能不让朱元璋高兴不已,这件事情最令他兴奋。
他就像一个成天操心儿子能不能扛得起的富一代,担心富二代的魄力胆识继承不了衣钵,家产最后被人算计。
“我得再去会会朱军,让他延迟造反,他不是想造反,就是在造反的路上这样不行,得让他把所有技术都掏出来。”
“我这才知道,这些技术不是奇技淫巧,而是真才实学。”
于是朱元璋微服去见朱军。
要知道,除了朱标他每天见,他的其他儿子们,尤其是庶子,朱元璋一个月都难得见到一次。
简直是区别对待,朱标是属于研究生毕业,而像朱棣这样的儿子们最多就是高中初中毕业。
所以其实朱棣的才学并不怎么样,没有像宋濂那样的大儒教授学问。
儿子一个月哪怕几个月都见不到朱元璋,可是朱元璋现在隔一天就去见朱军。
不得不说朱军改变了朱元璋。
朱军让残暴强势的朱元璋对他唯命是从。
除了马皇后和朱标,朱军是朱元璋看着最顺眼的人。
兄弟们支持一把!下一章有更精彩的内容!
章节目录
-
三国:开局活捉了贾诩
《三国:开局活捉了贾诩》是由作者“云海书虫”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这……,将军,最好做些准备。”“嗯,那就留一队人马在城内接应吧,先生到时候也一并留在城中。”“喏。”第五日,张绣依胡车儿之计请典韦喝酒,典韦本身就是爱酒之人,听闻有人请他喝酒那是十分高兴...
-
穿越:我带墨家崛起天下惊!
军事历史《穿越:我带墨家崛起天下惊!》,主角分别是罗秋冯立,作者“肆爷”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一定,一定...要活着回来啊!”...两个木人还有一个铁人,正帮着逃难的老弱妇孺前往城下,罗秋骑着白马径直就越了过去,杀向了追击而来的十多名突厥铁骑!他手中的银枪宛若夹带着雷霆之势,只是一个照面的功夫,就将五人挑落马下!“风!风!风!!”城墙上的将士还在不断得呐喊助威,厚重的盔甲碰撞摇曳的声音响彻...
-
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
军事历史《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由网络作家“天涯看客”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洪可琬洪歆琪,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百达与百川望着对面,神色明显十分的高傲。他们心中非常的庆幸,能够跟随这样的一位主子。其实龙麒的表现,六名影卫都全部看在了眼里,对于这位上进的皇子,他们心底都是非常的佩服。三岁龙麒开始习武,这一坚持就是两年光阴,龙麒的这份表现,即便是在影卫之中,也算是非常的出色...
-
滴血汉末
主角是满馨桐乐嘉婷的精选军事历史《滴血汉末》,小说作者是“穆可馨”,书中精彩内容是:故而灵帝有此一问。何进胸有成竹,他不紧不慢地说:“这次黄巾贼到处在作乱。朝廷兵力明显不足。老臣以为陛下可以采取两个方案;其一,诏令颍川周边各郡,抽调郡兵驰援颍川...
-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王贵朱铭是《大明:我爹是朱元璋》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狼多多”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可和大明的千军万马相比,还是有些不够看。虽然朱铭没想夺大明的江山,但车里接壤着缅北,老挝,柬埔寨。再往西,更是东南亚,中亚,东欧……“上辈子都没出过国,这一世到处旅游一下不过分吧?”朱铭眼中憧憬无限,动力满满。于是……三日后,车里王府邸再添新眷!俞显得到消息时,正在喝茶,当场就喷了...
-
开局死牢被斩首?我以诗歌修儒道
楚凤歌李风眠是军事历史《开局死牢被斩首?我以诗歌修儒道》中的主要人物,梗概:许多人纷纷沉思了起来。望江楼二楼的雅间内,张云棠与杨谦正与一位女子对坐饮茶。在两位大儒对面的是一个身穿华美罗裙的女子,这女子约莫双十年华,雍容华贵,梳着时下最流行的发髻,斜插着一根熠熠生辉的金步摇。她拈起茶盏,浅呷一口,微微一笑,刹时间如昙花绽放,活色生香...
-
我在古代网购
军事历史《我在古代网购》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刘明李小柔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闲暇一语”创作的主要内容有:虽然还有一场诗词比赛,但是,不管结果怎么样,文德书院已经赢了2场了,就算输了,三局两胜,还是文德书院获胜。“文德书院已经赢了2场,不知道接下来的诗词比试,你们是否还要继续?”巨叶书院的学子纷纷看向叶夫子,只见叶夫子摇摇头。今天这场面,继续比下去也是自取其辱。刘明表现出来的才学,碾压了在场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