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考全本小说阅读精彩章节
“太祖废除宰相制……”
“可,他没想到还出现了一个首辅杨廷和啊!”
“杨廷和他可是总览朝政三十八日啊!”
“杨廷和,算干了伊霍之事吗?”
考场之中各个皇帝对相权的选择和犹豫,再加上朱元璋对答案毫不犹豫的选定。
这对比过于强烈的场景,王守仁、薛侃、王艮等人感觉非常戏剧化。
这一题,让他们又不由得谈到了杨廷和。
在朱厚照死后,迎立朱厚熜这段期间,大明可是没有任何皇帝。
而首辅杨廷和在这三十八天里面,算是大明话事人,大明假皇帝了。
“所以……老师,太祖废除丞相制,到底有效果了吗?”
一个学生忍不住问:“杨廷和,算是权相吗?所以,陛下一上来后,就要把他弄走是吗?”
此时正处于嘉靖朝大礼议事件期间,杨廷和在嘉靖三年,就被罢归故里了。
结合着当前的“时事”,再看着皇帝们选这一题,王守仁的学生们,似乎又对这个事件看的透彻了一点。
第一个结论就是,丞相制,终究没有被朱元璋废除成功。
又借着内阁制,秽土转生了。
“这个问题……”
“看吧!自从汉武帝开始打压相权开始,历朝历代的陛下们,好像都在致力于打压相权……可,成功了吗?”
王守仁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一一举例:“霍光的大司马大将军,是不是丞相?”
“跋扈将军梁冀是不是领了大将军、录尚书事?”
“后来更是有秦王李世民的尚书令!”
“两宋的枢密使……”
“以及,我们今天的首辅……”
薛侃心头一动,接口道:“所以老师的意思是,官职变了,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丞相,履行着丞相之职吗?”
“要多想一下吧!”
王守仁摇头,看着弟子们,引导道:“想想太宗朝……内阁的话,有这么大权力吗?”
“昔日光武帝设立尚书台,有这么大权力吗?”
众人陷入思考,王守仁看着思考的学生们,却露出担忧,这个考试……真是在变相的教导他们帝王心术,这些鬼东西,真的是大家能看的吗?
其他皇帝和首辅看了这个题目,真没事?
……
万历朝堂。
此时就一片安静,文武百官的目光在张居正和小皇帝朱翊钧身上,就不断的来回徘徊试探。
毕竟当前,张居正已经算是名义上的丞相了。
“吾非相,乃摄也。”
这个尴尬的气氛之中,张居正直接打破沉寂,看向众文武百官,接着对李太后和万历躬身,朗声道:“太后明鉴,臣只是因为江山社稷需要,暂代相而已。”
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就是,张居正不是丞相,只是因为需要暂时代理丞相这个职位。
不是太嚣张跋扈的字面意思,不是丞相,而是摄政王!
张居正嚣张归嚣张,自然不敢违背朱元璋定下的祖制。
“是的!首辅大人已经和本宫说过了,在皇帝没有亲政之前,首辅大人暂时摄也。他不是权臣,也不是伊霍之流,乃我大明中流砥柱。”
李太后对张居正当然是大力全力鼎力支持,也忙开口为张居正说话正名。
看我们信不信吧。
万历朝堂文武百官继续保持缄默。
自然,也不是每一个王朝都气氛凝固。
“陛下太信任丞相了吧。”
“父皇心中,丞相你们的位置,竟然如此重要!”
大秦,始皇的选择一出,就让扶苏、胡亥、將闾和文武百官看向李斯和冯去疾等人眼神变了。
变得更加尊重了。
始皇的选择,无疑是对李斯等人的认可。
“陛下如此信任臣,臣必将竭尽所能,施展毕生所学,以报陛下天恩浩荡!”
李斯、冯去疾两人,直接跪拜下来。
这是真的被始皇感动到了,虽然始皇不在,但他们不表示也不行了。
……
第九题答题时间到。
下面加载第十题。
考场,十分钟的时间也很快到了。
这一道皇权之于相权的题目,也很快掠去。
做完题目闲聊的皇帝们,再次打起精神。
“呼,不知不觉,我们竟然做了那么多题?”
“有陛下可以预判一下,下一题是什么吗?”
刘秀抽空伸了一下懒腰,发现他们都已经不知不觉,做到了第十题了。
“对啊,没想到我们做了这么多题了,第十道题,快五十年寿命了!”
“各位陛下,有谁有把握得到全部五十年寿命?”
李渊也好奇的看了一下周围的皇帝们,九个题目下来,他们也逐渐习惯节奏了,尤其是连续两道比较简单的题,让他们心思又活络了。
“反正朕是没有把握的,我们这种统一都做不到的皇帝,朕感觉五十年有个三十年寿命,就差不多了。”
陈霸先客观评价了一下自己做过的题目,对自己能拿多少分,心头也没有底。
“朕倒是感觉,朕可能全对!四十五年寿命,已经到手了!”
此时,唐庄宗李存勖倒是语出惊人,直接对自己的分数进行大胆预判。
众皇帝都好奇看了他一眼,口气还挺大啊。
“得了吧,就你,你还全对?这些题目,咱都没有自信全对,不知道你哪儿来的信心?”
朱元璋立即对李存勖这种半场开香槟行为表示不屑,这个伶人天子,也配全对?
“哈哈,反正你们全对没有全对,朕不敢确定!朕能确定的是……陈临陛下,你应该没有偷偷背着我们做题吧?应该目前还是全错?”
黄巢乐了,自然不相信李存勖吹牛逼,反而直接戏谑的看向陈临。
“知我莫若黄巢陛下啊,全对算什么本事,大家来和朕比一下,全错啊。”
陈临双手一摊,淡淡目光扫过全场。
“哈哈,别的朕不敢保证……朕觉得,答了那么九题,朕不要多,对一道,五年寿命也行了。毕竟,朕就打算活三十多岁差不多了,对一题,就是血赚。”
高洋乐了,比烂是吧,他只差一点。
得,有这一对卧龙凤雏,皇帝们又无语了。
好在,也就闲聊一下,第十题出来了。
第十题: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郑桓公均被犬戎所杀。
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郑桓公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
然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周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郁郁去世。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已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最后周亡于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平王也是开国之君。从这段材料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周平王依靠诸侯得天下,又因为诸侯做大失天下,开国就埋下了王朝覆灭之雷。由此,请认真思考一下你立国建国过程,同样身为开国之君,你们的所作所为,是否就在此刻埋下覆灭之雷?
甲:不可能!朕已经汲取前朝教训,没有埋雷!我朝可绵延万世而不灭!
乙:荒谬理论!朕也汲取了所有王朝教训,各种制度设计非常完美!我朝不可能灭!
丙:王朝兴衰乃天道!朕已经竭尽所能力求完美了,埋就埋吧,相信后人智慧!
丁:朕也有不足,也有局限,但这已经是朕拿出来的最好方案了,朕尽力了。
戊:朕不知道,完全没有考虑过。
第十题,也一如既往的是材料题。
只是这个材料选择题,最终的问题有些骇人听闻,竟然要从开国的尺度,问到皇帝们亡国问题。小说《开国大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章节目录
-
三国:开局活捉了贾诩
《三国:开局活捉了贾诩》是由作者“云海书虫”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这……,将军,最好做些准备。”“嗯,那就留一队人马在城内接应吧,先生到时候也一并留在城中。”“喏。”第五日,张绣依胡车儿之计请典韦喝酒,典韦本身就是爱酒之人,听闻有人请他喝酒那是十分高兴...
-
穿越:我带墨家崛起天下惊!
军事历史《穿越:我带墨家崛起天下惊!》,主角分别是罗秋冯立,作者“肆爷”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一定,一定...要活着回来啊!”...两个木人还有一个铁人,正帮着逃难的老弱妇孺前往城下,罗秋骑着白马径直就越了过去,杀向了追击而来的十多名突厥铁骑!他手中的银枪宛若夹带着雷霆之势,只是一个照面的功夫,就将五人挑落马下!“风!风!风!!”城墙上的将士还在不断得呐喊助威,厚重的盔甲碰撞摇曳的声音响彻...
-
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
军事历史《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由网络作家“天涯看客”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洪可琬洪歆琪,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百达与百川望着对面,神色明显十分的高傲。他们心中非常的庆幸,能够跟随这样的一位主子。其实龙麒的表现,六名影卫都全部看在了眼里,对于这位上进的皇子,他们心底都是非常的佩服。三岁龙麒开始习武,这一坚持就是两年光阴,龙麒的这份表现,即便是在影卫之中,也算是非常的出色...
-
滴血汉末
主角是满馨桐乐嘉婷的精选军事历史《滴血汉末》,小说作者是“穆可馨”,书中精彩内容是:故而灵帝有此一问。何进胸有成竹,他不紧不慢地说:“这次黄巾贼到处在作乱。朝廷兵力明显不足。老臣以为陛下可以采取两个方案;其一,诏令颍川周边各郡,抽调郡兵驰援颍川...
-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王贵朱铭是《大明:我爹是朱元璋》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狼多多”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可和大明的千军万马相比,还是有些不够看。虽然朱铭没想夺大明的江山,但车里接壤着缅北,老挝,柬埔寨。再往西,更是东南亚,中亚,东欧……“上辈子都没出过国,这一世到处旅游一下不过分吧?”朱铭眼中憧憬无限,动力满满。于是……三日后,车里王府邸再添新眷!俞显得到消息时,正在喝茶,当场就喷了...
-
开局死牢被斩首?我以诗歌修儒道
楚凤歌李风眠是军事历史《开局死牢被斩首?我以诗歌修儒道》中的主要人物,梗概:许多人纷纷沉思了起来。望江楼二楼的雅间内,张云棠与杨谦正与一位女子对坐饮茶。在两位大儒对面的是一个身穿华美罗裙的女子,这女子约莫双十年华,雍容华贵,梳着时下最流行的发髻,斜插着一根熠熠生辉的金步摇。她拈起茶盏,浅呷一口,微微一笑,刹时间如昙花绽放,活色生香...
-
我在古代网购
军事历史《我在古代网购》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刘明李小柔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闲暇一语”创作的主要内容有:虽然还有一场诗词比赛,但是,不管结果怎么样,文德书院已经赢了2场了,就算输了,三局两胜,还是文德书院获胜。“文德书院已经赢了2场,不知道接下来的诗词比试,你们是否还要继续?”巨叶书院的学子纷纷看向叶夫子,只见叶夫子摇摇头。今天这场面,继续比下去也是自取其辱。刘明表现出来的才学,碾压了在场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