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小说阅读遥遥领先精彩章节
赵成道:“皇上说刘公子初到大明,又孤身一人,怕是有不少私事需要处理,因此允你过两日,也即是初八再入职。
至于上朝,可以从初十开始。”
知道我初来乍到,才给两三天时间缓冲?
不愧是你呀老朱。
不过让他初十再上朝,倒也算不错了。
今日初五,也即是说他有三五天时间学习上朝的礼仪、规矩。
想到这里,刘宽便道,“赵中官,我对入职流程、上朝礼仪等都不了解,可否请陛下派人来教教我?”
赵成含笑道,“此事皇上也想到了——这不,杂家此番过来,不仅带来了刘公子的官服,还负责教导朝会礼仪、规矩。”
“至于入职流程,待初八那日,刘公子去了工部,自会有人接引。”
刘宽觉得“熟人”来教导朝会礼仪更好,便拱手道:“那就劳烦赵中官了。”
“刘公子不必客气,若无别的事,不如先试试官服?
说起来,咱大明朝官员的官服,一般都是由朝廷给钱或给布,官员自己找人量体裁制。”
“皇上念及刘公子在大明孤身一人,便让皇后娘娘找人连夜给刘公子缝制了这几套衣袜衫帽。”
从赵成口中得知此事,刘宽虽不至于感动,却也不禁暗叹,老朱对他确实挺上心的。
接下来,上午、下午刘宽都在赵成的教导下学习朝会礼仪。
晚饭后则带着秋月、春兰抄写了一个多时辰的蒸汽机及炼铁、炼钢的相关资料,并思考下分割六部的事···转眼过去两日。
到了八月初七。
这天下午,刘宽午睡一会儿后,正在跟赵成学习朝会礼仪、规矩,却又来了名宦官,传达朱元璋的口谕,让他速速进宫一趟。
路上,刘宽尝试从传口谕的宦官口中套话,可惜这小宦官什么也不知道。
来到奉先殿。
刘宽发现除了朱元璋、朱标、太监李贵,还有一位亲军将官。
“微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刘宽作揖行礼。
“平身。”
朱元璋稍抬了下手,接着便指向那亲军将领,道,“这位是亲军骁骑卫百户官孙戈,他已探明了那铁路在江南的末端。”
一听这话,刘宽便知朱元璋为何急着叫他进宫议事了。
铁路的事他也急着了解。
他向孙戈行了个拱手礼,便道:“请问孙百户,那铁路末端在哪里?”
孙戈已知道刘宽就是那日随跨江大桥、怪路一起出现的怪人。
此时闻言便道:“在松江府上海县黄浦之西、吴淞江之北。”
朱元璋则道,“标儿那里有几份孙铁户等人沿铁路探索时所画的简易舆图,你可以看看。”
刘宽当即来到朱标桌旁。
只见朱标将几张简易到了极点的“地图”摊在桌案上。
这“地图”基本是由类似线条、三角、方框、圆形的图形组成,虽然上面标注了汉字,却似乎都是繁体草书,刘宽根本认不出。
一时满脸无语。
见朱标正期待地看过来,刘宽便道:“不如太子殿下帮我解说下?”
朱标这才明白刘宽没看懂桌上的简易舆图,虽略感意外,却也没多想。
他先拿出一张图道:“这张便是上海县附近的舆图,你看,这里是上海县城,这里便是那铁路末端了。”
对这潦草的地图,刘宽终于和脑海中模糊的地图映照上,旋即点头道:“这末端应该就是后世的上海老火车站了。”
随即看向孙戈,问:“孙百户这一路沿着铁路探索,应该会经过不少山河吧?
这铁路是如何过去的?
是否断了?”
孙戈道,“这怪···铁路所过之处,凡有山坡丘陵,不论高矮大小,都像是由鬼神开凿一般被破开。”
“若是途径河流,则会出现类似跨江大桥般的怪桥,负铁路过河。”
“只是那些怪桥中有少数几座并非准确跨过河流,因此有部分铁路为河水淹没或冲毁。”
刘宽虽然对铁路穿越到大明后的情况有所预料,可听了孙戈的描述,还是不禁皱眉。
大地山河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河流。
此时与后世相隔六百多年,河流宽窄乃至位置有所变化很正常。
但铁路桥穿越过来的位置显然没能进行灵活的变化,以至于部分铁路桥没能发挥作用,让铁路被淹或被河水冲毁。
值得庆幸的是,山岭变化不大,铁路所过之处的山岭也都变成凿开的模样——若是铁路直接从山里传过去,等于被埋着,那也就废了。
刘宽思考这些事时,奉先殿内竟颇为安静,无人打扰。
等刘宽回过神,看向其他“地图”,朱标才忍不住问,“刘公子,那些被河水淹没、冲毁的铁路可能修好使用?”
刘宽道:“这得查看实地情况后才能确定——不过就算是能修,咱大明如今也没这方面人才,而要培养相关人才,至少也需要个十几年吧。”
朱标听了眉头紧皱。
他道,“江南地区多河流,据孙百户所报,江南的铁路被河流淹没、冲毁的多达五六段,分布各处,若不能修好,岂不是说江南之铁路都暂且无用了?”
刘宽道,“无用倒不至于——实在不行,我们将来可以多造几辆火车,一段段的跑嘛。”
还可以这样?
朱标眼睛一亮,眉头也舒展了。
这时,朱元璋出声道,“亲军在江北沿着铁路已探索过了徐州,据奏报,铁路途径黄河时并无铁路桥,因此大段被冲毁。”
听了朱元璋这话,刘宽先是微愣。
随即反应过来——黄河在后世改道了,如今是夺淮入海,因此途径徐州、淮安等地。
如此一来,在徐州黄河段自不会出现一座“黄河铁路大桥”来。
不过刘宽一开口,问得却是另一件事。
“陛下,黄河未因此决堤吧?
两岸百姓可无恙?”
听刘宽先关问百姓,无论是朱元璋、朱标,还是孙戈,都有些意外。
随即朱元璋看刘宽的目光便愈发柔和了——这一问,足见百姓安危在刘宽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超过铁路。
对于真正心怀黎民百姓之人,朱元璋总是多些许善意的。
他道:“放心,黄河并未因铁路决堤,两岸百姓亦无恙。”
“这就好。”
刘宽松口气。
虽说铁路穿越并不一定就跟他有关系,但如果因为铁路穿过黄河,导致决堤,使得无辜百姓遭难,流离失所,他心里肯定会难受。
好在并未发生这种事。
接着,刘宽又让朱标讲解了另外几张“地图”,心中对这条随他一起穿越过来的铁路终于是有了较为靠谱的猜测。
他道,“陛下,根据目前所探得的情况,如无意外,这条穿越到大明的铁路应该是后世的‘京沪铁路’。”
朱元璋:“何为金户铁路?”
刘宽解释道:“即北京到上海的铁路————北京简称京,上海简称沪,故此得名。”
说完,刘宽干脆借了朱标的毛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京沪”二字。
朱标看了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因为刘宽的字超乎他想象的丑。
待李贵将那张纸送至御案,朱元璋看了,同样忍俊不禁,道:“刘宽,你这字简直没法儿见人啊,莫非在后世是个懒惰厌学的劣生?”
刘宽虽然预料到他的毛笔字会被笑话,却也没想到朱元璋会如此“误会”。
他略有些无语地解释道:“后世早已不用毛笔写字,而用硬笔。
另外,若是出了学校,在外做事,很多文字都是在类似手机一样的高科技物品上进行,都不需要再写字。”
后世竟不用毛笔写字?
甚至不需要写字?
刘宽的话令奉先殿几人分外惊讶。
同时也理解刘宽为何毛笔字辣么丑了。
朱元璋也没在追问写字这种小事,看着那丑陋的“京沪”二字,道:“北京为我大明、胡元等数代都城,为铁路之一端尚能理解。”
“但这上海县元初方设,不过是江南边鄙小县,如何能与数代之都城相提并论?”小说《遥遥领先》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章节目录
-
三国:开局活捉了贾诩
《三国:开局活捉了贾诩》是由作者“云海书虫”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这……,将军,最好做些准备。”“嗯,那就留一队人马在城内接应吧,先生到时候也一并留在城中。”“喏。”第五日,张绣依胡车儿之计请典韦喝酒,典韦本身就是爱酒之人,听闻有人请他喝酒那是十分高兴...
-
穿越:我带墨家崛起天下惊!
军事历史《穿越:我带墨家崛起天下惊!》,主角分别是罗秋冯立,作者“肆爷”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一定,一定...要活着回来啊!”...两个木人还有一个铁人,正帮着逃难的老弱妇孺前往城下,罗秋骑着白马径直就越了过去,杀向了追击而来的十多名突厥铁骑!他手中的银枪宛若夹带着雷霆之势,只是一个照面的功夫,就将五人挑落马下!“风!风!风!!”城墙上的将士还在不断得呐喊助威,厚重的盔甲碰撞摇曳的声音响彻...
-
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
军事历史《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由网络作家“天涯看客”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洪可琬洪歆琪,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百达与百川望着对面,神色明显十分的高傲。他们心中非常的庆幸,能够跟随这样的一位主子。其实龙麒的表现,六名影卫都全部看在了眼里,对于这位上进的皇子,他们心底都是非常的佩服。三岁龙麒开始习武,这一坚持就是两年光阴,龙麒的这份表现,即便是在影卫之中,也算是非常的出色...
-
滴血汉末
主角是满馨桐乐嘉婷的精选军事历史《滴血汉末》,小说作者是“穆可馨”,书中精彩内容是:故而灵帝有此一问。何进胸有成竹,他不紧不慢地说:“这次黄巾贼到处在作乱。朝廷兵力明显不足。老臣以为陛下可以采取两个方案;其一,诏令颍川周边各郡,抽调郡兵驰援颍川...
-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王贵朱铭是《大明:我爹是朱元璋》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狼多多”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可和大明的千军万马相比,还是有些不够看。虽然朱铭没想夺大明的江山,但车里接壤着缅北,老挝,柬埔寨。再往西,更是东南亚,中亚,东欧……“上辈子都没出过国,这一世到处旅游一下不过分吧?”朱铭眼中憧憬无限,动力满满。于是……三日后,车里王府邸再添新眷!俞显得到消息时,正在喝茶,当场就喷了...
-
开局死牢被斩首?我以诗歌修儒道
楚凤歌李风眠是军事历史《开局死牢被斩首?我以诗歌修儒道》中的主要人物,梗概:许多人纷纷沉思了起来。望江楼二楼的雅间内,张云棠与杨谦正与一位女子对坐饮茶。在两位大儒对面的是一个身穿华美罗裙的女子,这女子约莫双十年华,雍容华贵,梳着时下最流行的发髻,斜插着一根熠熠生辉的金步摇。她拈起茶盏,浅呷一口,微微一笑,刹时间如昙花绽放,活色生香...
-
我在古代网购
军事历史《我在古代网购》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刘明李小柔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闲暇一语”创作的主要内容有:虽然还有一场诗词比赛,但是,不管结果怎么样,文德书院已经赢了2场了,就算输了,三局两胜,还是文德书院获胜。“文德书院已经赢了2场,不知道接下来的诗词比试,你们是否还要继续?”巨叶书院的学子纷纷看向叶夫子,只见叶夫子摇摇头。今天这场面,继续比下去也是自取其辱。刘明表现出来的才学,碾压了在场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