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阅读隋朝那些事儿精彩章节
就在前方战士在战场上浴血厮杀时,隋朝在外交工作上也配合着进行了,在这条外交路线上也涌现出了一位英雄人物,他就是隋朝大名鼎鼎外交家长孙晟。
就在开皇二年突厥大举进犯中原,突厥刚一起兵之时,长孙晟就给隋文帝上了一道奏疏,大致意思是:突厥看上去来势汹汹,人多势众,他们最的问题就是内部不和,当时突厥共有五大可汗,他们分别是沙钵略可汗,名字叫摄图;第二可汗名字叫奄罗;第三可汗是阿波可汗,名字叫大逻便;第四可汗是达头可汗,名字叫玷厥;第五可汗是突利可汗,名字叫处罗侯。这五大可汗沙钵略算是他们的共主,都是各有各的地盘,平时都是互不共属,只有遇到战争的时候,就都要听沙钵略调遣。这五大可汗中,阿波可汗,达头可汗和突利可汗都和沙钵略有矛盾。对此,我们就应该是远交近攻,离强合弱,利用他们的内部矛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个非常有战略意义的奏疏,隋文帝对此十分感兴趣,就想把他叫到身边,想当面亲耳聆听一下儿他的高见。
隋文帝便把长孙晟叫来了,只见长孙晟口谈国家大事,同时一边用手将突厥的山川地貌给画出来了,还顺便将突厥各方势力的虚实情况也讲了个清清楚楚。这让隋文帝很惊讶:突厥的事儿你长孙晟怎么全知道啊!
这就要从当年北周时期,送千金公主到突厥和亲时说起。长孙晟是送亲使团的副团长,当时突厥和北周,一方迎亲,一方送亲,双方都想夸赞自己的实力,所以对于使团的每名成员自然都是精挑细选,个个不仅容貌英俊,而且武艺超群,长孙晟能在这个使团里当上副团长,确实很了不起。到达突厥后,沙钵略可汗对使团的其他成员都是看的很一般,唯独对长孙晟青眼相加。待长孙晟完成送亲任务后,又挽留他在突厥住了整整一年,平时经常和他一起玩儿。
有一次沙钵略可汗带长孙晟一起去打猎,发现路上有两只雕在争一块儿肉,于是沙钵略可汗就对长孙晟讲,我给你两支箭,你把这两只雕给我射死。长孙晟接到箭后,看了看角度,只拿出其中的一支箭,一下子射出去后,两只雕就成了糖葫芦了,长孙晟成功的上演了一箭双雕。突厥是个爱英雄的民族,沙钵略可汗看到长孙晟箭法如此了的,便对他十分佩服,让贵族子弟都来陪他玩,都来跟他学射箭。这期间,沙钵略可汗的亲弟弟突利可汗,竟私底下偷偷和长孙晟结盟了。每天都像小迷弟一样和他一起走,到处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同时还把突厥的各个势力给讲了个遍,哪个国家的特工都不可能享有长孙晟这样好的工作条件,所以一年之后,长孙晟便把突厥的情况悉数掌握了。如今两国开战,长孙晟便把脑子里储存的信息,全部和盘托出贡献给隋文帝了。
这对隋文帝来说,可真是犹如神助啊,就想尽快实施“远攻近交,离强合弱”的外交策略。从隋文帝满是期待的眼神里,长孙晟也是心领神会,便开始讲述具体方案了。
他首先指向刚画的简略地图:“达头可汗盘踞天山一带已久,所处水草丰美,人丁兴旺,兵强马壮,是实力最强的部落。论辈分他是沙钵略可汗的叔叔,实际地位则位于五名可汗之末,且常年受打压排挤。现其表面上从属于沙钵略可汗,实际积怨已久。如果此时我们对他施与最高礼遇,多赠金银财宝,同时对他多加赞誉吹捧……”
长孙晟见隋文帝听的入神,且频频点头,便继续讲到:“突厥民族最崇拜狼,日常大力推行狼性文化,我们可赠他一面狼头纛(狼头大旗)——这是突厥族中最高的权利象征。等于是在告诉达头可汗:在我们大隋眼中他才是突厥部落的头一份儿。有了我们的追捧,再加上平时在突厥部落中的不平等待遇,达头可汗今后一定会为坐上突厥部落的头把交椅,而同其他部落开战,这样我们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隋文帝便迫不及待的下令赶制一面规格高,质量上乘的狼头大纛。物准备好了还要有人去送,派谁去最合适呢?隋文帝又把这个重要人选递给了长孙晟。
“我们应派一位身份尊贵,文武双全的人前往……”长孙晟赶忙说出自己的想法。
隋文帝一下子便心领神会,他明白长孙晟是在说应派一名皇子,才能彰显对此次出访的重视。
“派太子前行,可否?”说罢,隋文帝便用双眼紧紧盯着长孙晟。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再加上隋文帝生性多疑,他的思绪在飞速旋转着:最近因太子杨勇不顾父皇母后的反对,私下与身份低下的艺人之女交好,而颇受他们不满。最近隋文帝常因一点小事,公然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太子杨勇大加斥责。同时隋文帝还对太子的部下刻意打压,势有取而代之之意。长孙晟很清楚,此时隋文帝万万不会派一个失宠太子去出使突厥,万一他狗急跳墙,投奔突厥,和突厥一起率兵攻击大隋,到时候太子的部下和太子来个里应外合,则大隋被动也!聪明过人的隋文帝明明不会派他去,却还故意征求自己的意见,那是在试探自己啊!如果此时自己举荐杨勇前往,那不就等于在告诉隋文帝,他是太子一党……俗话说:隔墙有耳,他又不能直接否决太子,需要找一个万全之策……
长孙晟吓得冷汗直流,但又不敢过于迟疑,于是赶快答到:“如今天下初定,内百废待兴,外突厥来袭,国家正值用人之际。自建国以来,太子辅佐皇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各行各业都颇有建树。且太子是国家的储君,是未来的皇上,如果此刻派太子前往,势必让对方恃宠而骄,今后不便控制……”
隋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问到:“皇子杨广呢?”
长孙晟稍微松了口气,他知道杨广表面看上去在隋文帝面前行事稳重,唯命是从,实则野心勃勃,胸怀大志……长孙晟环顾周围侍从众多,如果此时对隋文帝的提出的人选提出异议,日后若传到杨广耳里,今后定会对自己不利……
于是答到:“皇上圣明!皇子杨广文韬武略,才识过人,此行必能不负使命!”
阐述了西部问题,长孙晟又将手指向东面:“突利可汗是沙钵略可汗的弟弟,定居突厥东部。处罗侯宅心仁厚,平易近人,爱民如子,国民都敬仰爱戴。因名望过高,被沙钵略可汗所忌而不自安。如果及时得到大隋精神和财力扶持,待他日羽翼丰满,定会和我们联手对付沙钵略可汗……”
隋文帝很是满意:“东部又该派何人前往?”
长孙晟信心满满的毛遂自荐:“昔日我出使突厥时,和突厥关系交好,形同手足,还曾和他私下结盟过。如果我亲自前往,定能重温旧情,重续结盟之势……”
长孙晟又提议:“沙钵略可汗和阿波可汗与中原最近,可随时做好应战准备。当他们来犯之时再奋力反抗,将他们打怕后,再采取外交攻略……”
果然不出长孙晟所料,杨广为了日后完成大业,早已在皇宫内布局了,他使重金在朝堂上下安插了不少自己耳目。当长孙晟辞别隋文帝还没回到自己的府邸的时候,他与隋文帝的对话已经传到杨广耳中。
杨广对长孙晟提出的外交谋略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便有拉拢长孙晟之意,好让他为今后自己完成大业助一臂之力。
生姜还是老的辣,他一回到府邸,稍作准备便赶忙和家人作别,因为他要赶在杨广拜访他之前奔赴突厥。现如今朝堂上两位皇子明争暗斗,自己绝不可轻易站队,因为他十分清楚,这场争斗最后胜负的决定权在于谋略过人的隋文帝。最是无情帝王家,作为臣子就应时刻头脑清醒、明哲保身,乾坤未定之前,绝不可和任何皇子私交!
当杨广来到长孙晟府邸之时,长孙晟已顺利的带着使团出了大兴城了!杨广看到长孙晟对待国事如此敬业,也提醒自己要尽快收拾妥当,早日踏上出使突厥的征程。
待杨广准备完毕,择好良辰吉日,带足金银财宝,便告别父皇母后、文武百官,率领使团耀武扬威的踏上出使突厥的征程。
使团出了大兴城走官道一路向西,大隋自建国以来,采取了许多惠农政策,老百姓安居乐业,到处展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官道两旁一望无垠的农田,庄稼长势喜人,到处可见农民在田地里辛勤耕耘。来到一户农庄,杨广换上一套便装,独自来到农户家,他要体察民情。院内有一老农正在剥玉米,他旁边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小孙子,看到身着一身华丽服饰的外人到来,便赶忙躲在爷爷身后。一边咬着手指,一边探出半个脑袋,目不转睛地盯着杨广身上那套华丽的服饰。
杨广先挑逗一下儿小家伙,然后满脸和气的问老农:“现在日子过的怎么样?全家能吃饱穿暖吗?”
老农看到有人来,赶快放下手里的活儿,毕恭毕敬的站直了身,上下打量了一番杨广,看出他身份不凡,但又看到他和蔼可亲的态度,也就放下了戒备。
他轻轻摇了摇头答到:“每年交了租子,也就剩不了多少了,全家人还是免不了忍饥挨饿!”
杨广知道现在的农田都掌握在贵族士绅手里,要想让老百姓都吃饱穿暖,就必须打破土地垄断在贵族士绅手里的局面,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还是日后他自己真正当家做主再做打算吧。他又看了眼躲在他身后的小家伙:“小孩子不读书吗?”
老农苦笑着说:“读书有啥用,长大了还不照样是在田里种地,还不如帮大人干些农活儿!”
杨广紧皱眉头:现在国家重要职位都掌握在关陇贵族手里,普通老百姓是绝无走上朝堂的机会。如何打破关陇贵族把控朝政的局面,给普通百姓一点机会呢?自那时,杨广就在心里盘算着要开创一种新制度。他后来当了皇帝后,成功开创了科举制,从此让普通老百姓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让寒门子弟走上朝堂,可稍微与关陇贵族分庭抗衡,有利于国家推行新政。唐朝著名的宰相房玄龄就是受益于杨广开创的科举制,当上重臣的第一人。世人对杨广确实有误解,他实际上胸怀大略,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只是因为急功近利,为了他的千秋大业,严重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才使大隋的良好局面瞬间崩塌,给后人送了个隋炀帝的恶号!
杨广一边体察民情,一边加紧赶路,同时将沿途经过的山川地貌熟记于心,他在心里勾勒着属于他的宏伟蓝图,未来他要在这可爱的土地上建立超越秦皇汉武的不世奇功……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就在敦煌境内,离开敦煌城,使团就要进入突厥境地。为了保证皇子的绝对安全,呼延庭安排在草原上威名远扬的敦煌戍卒史万岁一路护驾。进入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杨广的眼界也一下子开阔了。放眼望去:芳草铺天际,白云戴山头。苍鹰在天空自由翱翔,牛羊在草地上安详觅食。孕育众生的母亲河——黄河,宛如一条银带飘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风就像一只硕大的梳子,每日精心的梳理着每一棵草,将整个草原打理的平整柔顺;牛羊就像一个个园丁,长年累月,不知疲倦的修剪着这一望无垠的牧场,不让他长荒长废;人不过是来去匆匆的过客,却用勤劳和智慧,将华夏文明持续续写,永不断片儿……如斯美景令人心驰神往,不由得激发杨广一行人催马扬鞭,就像神话中逐日的夸父一路向西快速驰骋……待太阳西下,晚霞染红天,大家踏着夕阳,勒马驻足,静静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美丽画卷。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他要打造完全属于自己的江山,他要让目及之处皆为大隋版图,他要缔造美丽富饶的大隋,让万邦来贺……
进入沙漠边缘,使团在驿站将军马全部换乘骆驼,迎着风沙继续西行,穿过沙漠终于来到水草丰美的天山脚下。达头可汗看到有朋至远方来,带领好客的族人载歌载舞远远迎上来。他们烹牛羊大摆宴席,捧上西域特产“葡萄美酒夜光杯”热情招待远方的贵客……同时也是在为远道而来贵客接风洗尘。一直庆祝到太阳落山,他们又点起篝火,意犹未尽的人们,继续开怀畅饮,接着奏乐接着舞……
看着彬彬有礼,竭诚相待的大隋使团,再回想一下儿以往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沙钵略可汗的使团。达头可汗当即和杨广歃血为盟:世世代代与大隋交好!圆满完成使命后,热情好客的达头可汗又挽留他们住了一个月,并赠上和田美玉,西域夜明珠等奇珍异宝,才依依不舍的欢送他们离开……
长孙晟到达突利可汗部落,也是顺利完成了结盟使命。
这样隋朝就等于在沙钵略东西两边各插了两把刀子。天时地里人和优势占尽的大隋,征服突厥指日可待!小说《隋朝那些事儿》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章节目录
-
三国:开局活捉了贾诩
《三国:开局活捉了贾诩》是由作者“云海书虫”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这……,将军,最好做些准备。”“嗯,那就留一队人马在城内接应吧,先生到时候也一并留在城中。”“喏。”第五日,张绣依胡车儿之计请典韦喝酒,典韦本身就是爱酒之人,听闻有人请他喝酒那是十分高兴...
-
穿越:我带墨家崛起天下惊!
军事历史《穿越:我带墨家崛起天下惊!》,主角分别是罗秋冯立,作者“肆爷”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一定,一定...要活着回来啊!”...两个木人还有一个铁人,正帮着逃难的老弱妇孺前往城下,罗秋骑着白马径直就越了过去,杀向了追击而来的十多名突厥铁骑!他手中的银枪宛若夹带着雷霆之势,只是一个照面的功夫,就将五人挑落马下!“风!风!风!!”城墙上的将士还在不断得呐喊助威,厚重的盔甲碰撞摇曳的声音响彻...
-
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
军事历史《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由网络作家“天涯看客”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洪可琬洪歆琪,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百达与百川望着对面,神色明显十分的高傲。他们心中非常的庆幸,能够跟随这样的一位主子。其实龙麒的表现,六名影卫都全部看在了眼里,对于这位上进的皇子,他们心底都是非常的佩服。三岁龙麒开始习武,这一坚持就是两年光阴,龙麒的这份表现,即便是在影卫之中,也算是非常的出色...
-
滴血汉末
主角是满馨桐乐嘉婷的精选军事历史《滴血汉末》,小说作者是“穆可馨”,书中精彩内容是:故而灵帝有此一问。何进胸有成竹,他不紧不慢地说:“这次黄巾贼到处在作乱。朝廷兵力明显不足。老臣以为陛下可以采取两个方案;其一,诏令颍川周边各郡,抽调郡兵驰援颍川...
-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王贵朱铭是《大明:我爹是朱元璋》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狼多多”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可和大明的千军万马相比,还是有些不够看。虽然朱铭没想夺大明的江山,但车里接壤着缅北,老挝,柬埔寨。再往西,更是东南亚,中亚,东欧……“上辈子都没出过国,这一世到处旅游一下不过分吧?”朱铭眼中憧憬无限,动力满满。于是……三日后,车里王府邸再添新眷!俞显得到消息时,正在喝茶,当场就喷了...
-
开局死牢被斩首?我以诗歌修儒道
楚凤歌李风眠是军事历史《开局死牢被斩首?我以诗歌修儒道》中的主要人物,梗概:许多人纷纷沉思了起来。望江楼二楼的雅间内,张云棠与杨谦正与一位女子对坐饮茶。在两位大儒对面的是一个身穿华美罗裙的女子,这女子约莫双十年华,雍容华贵,梳着时下最流行的发髻,斜插着一根熠熠生辉的金步摇。她拈起茶盏,浅呷一口,微微一笑,刹时间如昙花绽放,活色生香...
-
我在古代网购
军事历史《我在古代网购》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刘明李小柔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闲暇一语”创作的主要内容有:虽然还有一场诗词比赛,但是,不管结果怎么样,文德书院已经赢了2场了,就算输了,三局两胜,还是文德书院获胜。“文德书院已经赢了2场,不知道接下来的诗词比试,你们是否还要继续?”巨叶书院的学子纷纷看向叶夫子,只见叶夫子摇摇头。今天这场面,继续比下去也是自取其辱。刘明表现出来的才学,碾压了在场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