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精彩章节
十天之后,工坊建造完成!
整个工坊足足占据了将近大半个城墙,工坊铜墙铁壁,两出口和两入口都距离齐州东城门较近。
全封闭,无死角,占地将近百亩。
李祐很满意,这么大的工坊,足够容纳太多的人,两千名工匠在今日一个个眼巴巴看着自己建成的工坊,一个个激动不已。
他们万万没想到,工期就这么结束了。
工坊之中,整整一排工匠居住的房屋,虽然简单,却并不简陋。
一间房子里空荡荡,工匠住在这里,可以凭着本事添置家具和衣物。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诡异的一幕。
那是一个个衣着破烂不堪的存在,那些人头发散乱,身形摇摆,面带愁容,腰都直不起来,似乎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可现在,他们一个个正在进入工坊。
那些都是流民。
站在城墙上,马周按照李祐的要求,一丝不苟的记录着各类建筑的数量,记录着下面出现的各类人的人手。
他现在越发的疑惑,如果只是为了制盐,哪里需要这么大一片地方?
上百亩的地方,在齐州城外,万一遇到个什么闪失,那得多大损失啊。
看到流民入册之后,马周心头涌起一种自豪。
李祐那句流民良民都是大唐子民,彻底击中了他内心深处的柔软。
流民到了,自然有他们要做的事情,工坊之中,罗象带着人正在给流民进行登记。
“都给老子好好回答问题,狗日的,王爷凯恩,这么好的机会给了你们。”
“愿意来做工的,竟然可以入匠籍,呵呵,放眼齐州,不,放眼天下,哪里会有人可怜你们这些流民?”
罗象随手搀扶着一个走不动道的汉子,嫌弃的摆摆手:“没吃饱饭?”
“今天开始,一个个都好好洗澡,王爷不喜欢工坊脏兮兮的。”
虽说以罗象的身份用不着给这些流民好脸色,但统领说过,王爷说过一句话,不管是流民,还是良民,都是大唐百姓。
多好的话啊,赶着流民开始清理工坊之中的土地,之前的工匠就一个个开始出来了。
大家都是工匠,既然不能出去,就在这里好好干吧,有工钱还管饭,不香吗?
第一天,马周统计的制盐数量还不够多,只有区区五万斤。按照张山所说,这还不如他们六百个人熟练之后的产量。
可第二天,马周就已经开始惊呼了。
两千名工匠加上刚刚出现的流民,将近五千人啊。
第二天,足足生产了将近十五万斤的盐。
这时候,前去采矿石的队伍似乎都有些供不应求了。
到了第三天,二十万斤,这个量,让马周心头对李祐充满了崇拜。
古往今来,能从卤矿石中制盐的人几乎没有。
产量还这么高!
攻防之外,堆积如山的石头块都是过滤剩下的渣渣,这些土渣磨碎之后,可以用来制作砖石,砌墙。
而更恐怖的是,盐商的步伐,几乎没有半点停滞,预售,无敌了。
王府之中,李祐皱起眉头,看着面前的账目。
“十万两?”
老黄身后马周一脸兴奋。
老黄摸了摸并不存在的胡子,也是极为得意。
“王爷,这可是十万两啊!皇宫之中开销用度,一年也不一定能花这么多。”
李祐很无奈,这些人眼睛就只能看到眼前的。
“太少了,继续加量!”
“王爷,流民都来了,吃喝拉撒开销极大。”老黄提醒道。
流民进入工坊之中,成了工匠,加上本来已经有的工匠,五千人,每天光粮食的消耗就极为恐怖。
李祐心里面盘算,现在的产量一天十万斤,并没有达到工匠的极限,但却达到了运输岩矿石 的队伍的极限。
十万斤盐,那就得有十倍重量的矿石,这一点,李祐险些给忘了。
如今净利润达到十万两,这还是预售制度带来的,必须要改良一下制盐的方法了。
“老黄,安排几百人连夜去海边,用桶装运海水。”
话音落下,老黄还没有反应过来,运海水干嘛?
可马周已站不住了。
“王爷,您这是要用海水制盐?”
李祐抬头看了一眼马周:“怎么?不行吗?”
马周咬咬牙:“王爷,马周游历海边的时候,曾经见过当地百姓用海水蒸煮,出来的盐都是粗盐,极为苦涩,甚至还会有毒。”
“目前大唐书籍之中并没有记载任何用海水制盐的方法啊。”
老黄在一旁笑了,“马周啊, 你是没有见过王爷化腐朽为神奇的厉害。”
“卤矿石能吃吗?但王爷就是把卤矿石变成了精盐!”
李祐此时拿起笔,在纸上写下。
“纳潮、制卤、结晶、采盐、贮运。”
随后在纳潮两个字之后,开始书写,笔下生风,极为迅速。
海水制盐虽然速度慢,但产量是真的高,而且可以大大的解放劳动力,封闭工坊之中,多少工匠可以解放出来,干点其他事情,难道不好吗?
说干就干,赚钱的事情,不能慢。
长安,大唐皇宫,太极殿。
李世民结束了一天的政务,面带疲惫。
长孙皇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来了,手里端着莲子羹。
“陛下,臣妾熬了莲子羹,请陛下用膳。”
李世民长吐一口气,一边喝粥,一边享受长孙皇后的头部按摩。
突然,李世民像是想起来什么一般,放下了手里的勺子。
在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中,开始寻找一些东西。
终于,他眼睛亮了,拿起一封奏折,脸上挂满了得意的笑容。
“小家伙,齐州那个地方可不好干,来,让朕看看你是不是已经快撑不下去了?”
按照李世民的计划,李祐在青州最多坚持三个月,就会求爷爷告奶奶,让阴妃过来求情。
小小年纪,就敢顶撞皇帝,长大了那还了得?
这个年纪把他放在封地,就是要让他长点记性。
可下一刻,李世民就张大了嘴巴,眉头拧的跟川字一样。
“征调工匠,征调流民?”
“不对啊,这小家伙要搞什么事情?”
章节目录
-
滴血汉末
主角是满馨桐乐嘉婷的精选军事历史《滴血汉末》,小说作者是“穆可馨”,书中精彩内容是:故而灵帝有此一问。何进胸有成竹,他不紧不慢地说:“这次黄巾贼到处在作乱。朝廷兵力明显不足。老臣以为陛下可以采取两个方案;其一,诏令颍川周边各郡,抽调郡兵驰援颍川...
-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王贵朱铭是《大明:我爹是朱元璋》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狼多多”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可和大明的千军万马相比,还是有些不够看。虽然朱铭没想夺大明的江山,但车里接壤着缅北,老挝,柬埔寨。再往西,更是东南亚,中亚,东欧……“上辈子都没出过国,这一世到处旅游一下不过分吧?”朱铭眼中憧憬无限,动力满满。于是……三日后,车里王府邸再添新眷!俞显得到消息时,正在喝茶,当场就喷了...
-
开局死牢被斩首?我以诗歌修儒道
楚凤歌李风眠是军事历史《开局死牢被斩首?我以诗歌修儒道》中的主要人物,梗概:许多人纷纷沉思了起来。望江楼二楼的雅间内,张云棠与杨谦正与一位女子对坐饮茶。在两位大儒对面的是一个身穿华美罗裙的女子,这女子约莫双十年华,雍容华贵,梳着时下最流行的发髻,斜插着一根熠熠生辉的金步摇。她拈起茶盏,浅呷一口,微微一笑,刹时间如昙花绽放,活色生香...
-
我在古代网购
军事历史《我在古代网购》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刘明李小柔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闲暇一语”创作的主要内容有:虽然还有一场诗词比赛,但是,不管结果怎么样,文德书院已经赢了2场了,就算输了,三局两胜,还是文德书院获胜。“文德书院已经赢了2场,不知道接下来的诗词比试,你们是否还要继续?”巨叶书院的学子纷纷看向叶夫子,只见叶夫子摇摇头。今天这场面,继续比下去也是自取其辱。刘明表现出来的才学,碾压了在场的学子...
-
抗日之碧血鹰翔
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抗日之碧血鹰翔》,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王进段明宇,由大神作者“最后一名”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但是,飞机就不一样了,起飞后,最多三十分钟就可以抵达。刚刚飞过了缙云山,高飞便从后望镜里发现了位于他这个作战编队左后侧的杨英华中尉驾驶的战机脱离了队伍,他有些奇怪,正要以手势进行询问,忽得便又看到左后方的高空之中出现了几个黑点,那并非是他们机群的飞机,在这个方园范围之内,如果不是自己这方面的战机,那...
-
替身:开局扮演慈父?
阿列克谢斯大林是军事历史《替身:开局扮演慈父?》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茜栎”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凌晨,我独自走进地下通讯中心,耳机里传来列宁格勒的呼吸声:“这里是冰上生命线指挥部!第37运输队抵达,损失0辆卡车!”接线员的声音带着哭腔,“司机们说,是斯大林的画像在车头,帮他们避开了所有冰裂。”我摸着通讯中心墙上的地图,拉多加湖的冰面被标成红色,像条流动的血脉。想起在捷尔任斯基工厂看见的场景:...
-
李坏何芊写的小说纨绔世子爷全文阅读
强烈推荐军事历史小说《纨绔世子爷》,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军事历史,代表人物分别是李坏何芊,作者“我的长枪依在”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大人明察…察…”“明察秋毫!你这半吊子的学问就敢拿出来拍马屁,日后小心拍在马脚上!”何昭斥责道,遂又自言自语:“你可知我写的是谁的诗?这是那李长河的诗…”“啊!”武烈一脸不敢相信,眼睛瞪成铜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何昭一边念一边踱步:“光这一句也算经世之作,每次看都觉得妙不可言呐。你说这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