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物资!嫁军官!小知青一胎三宝精修版精彩章节
第二天天刚亮,徐宁就起床了,看看缸里没多少水了,拿着桶和扁担就往水井方向走去,路上刚好碰到葛洪斌也去打水。
两人就说着话往水井边走,葛洪斌说道,“听村长说,今天又有五个知青要来榆树村下乡,一共就两间房,这下又要住满了。”
徐宁心道,何止五个,一个月后还有好几个呢。
快到井边时,徐宁一抬头,看到她的救命恩人挑着水走来,刚想打招呼,没等她开口,大叔就挑着水从她边上过去了。
徐宁停了一下,葛洪斌说道,“徐知青,你先打吧。”
徐宁回过神说道,“你先,你先,我不着急。”
徐宁挑着水走到牛棚的时候,看到老陈头牵着牛车出来,那个大叔在扫院子。
老陈头看到她说道,“徐知青,挑水啊!”
徐宁回过神问道,“陈爷爷,今天这么早就去县城啊?”
老陈头回道,“今天要早点去县城,回来还要去乡里接知青呢。”
老陈头说完就赶着牛车走了。
她也挑着水往家走,走着走着叹了口气,看来一时也报不了恩了,等原主的父母到了再说吧。
她和徐安吃过饭就各自上工去了,她今天分到的活是和几个婶子大娘把晒台打扫干净。
明天开始割豆子和高粱了,今天要把这里该收拾的收拾,该打扫的打扫。
昨天她英勇打野猪的事迹,已经传遍了整个榆树村,今天不管大人小孩每个人看到她都会问一句,“徐知青,野猪真是你打死的?”
大栓婶子家的建民,一大早就跑到她家问,“徐知青,你是怎么把野猪打死的,用的是哪个门派的功夫?能不能教教我,”
徐宁………
最后被她缠的没有办法了,就敷衍的对他说少林功夫。
建民又问她,“徐知青,那你能不能用手劈砖?会不会铁头功?那头野猪是不是你用一个手指头点死的。
徐宁………
这还能不能好好的聊天了?
徐安笑得差点在地上打滚。
她被问的烦了,就拉着个脸,眯着眼,看人都是斜着眼睛看。
再加上她那个比平头长不了多少的发型,活脱脱一个小刺头,更像能打死野猪的人了,这下耳根子总算清净了。
徐宁下工路上看到了徐安,和给他在一起割猪草的几个小孩。
围着他问,“徐安,建民说你姐会少林功夫是真的吗?那你会不会,你姐有没有教你,你姐还收不收徒弟。”
徐宁………
她心想,会不会等许多年以后,她已经没在榆树村了,榆树村还有她的传说。
徐宁走上前,对几个小孩说道,“我不收徒弟,这功夫是不能随意外传的。”
说完,就带着徐安回去了。
姐弟俩到家后,大眼对小眼,各自抱着肚子笑起来了。
徐宁又叮嘱徐安,“别说漏嘴,到时给那个大叔惹麻烦。”
徐安重重点头说道,“姐,我知道,我不会说的。”
徐宁煮饭,徐安去把晒的野菜翻了一下,两人刚吃完饭,就听到前面知青院吵吵闹闹的说话声。
姐弟俩都没管,洗了碗就去休息了,下午还要上工呢。
徐宁晚上下工后,就没有出去了,她打算蒸点馒头,明天开始秋收了,下工就晚了,要干到天黑才能回来。
徐安把晒干的野菜收起来,还不怎么干的就把它放在筐子里明天接着晒。
这段时间他们已经晒了三大口袋野菜了,加上这几天挖的还没晒干的,够几个人冬天吃了。
徐安问道,“姐,我们还挖野菜吗?”
徐宁说道,“ 不挖了,野菜都老了,秋收也没时间上山,等秋收完,山上的榛子松子也熟了。
到时我们多往山上跑几趟,多捡点山货,留着冬天吃,还要再砍点柴。”
她把徐安收好的野菜,放在他房间的柜子里,厨房里坛坛罐罐太多了,干菜这些都放到他那边。
徐安睡的这间屋子,比她的那间要大点,以后徐洋来的时候也能住下。
粮食就放到她睡的那屋,到时候可以往里面加些空间里的粮食。
徐宁晚上蒸了一锅馒头,一锅包子,包子是油渣干豆角包子,前几天熬油的油渣剩了一点。
她又从空间里装了一碗出来,空间里的油渣,还是穿越前熬的那十头猪,满满两盆。
她每次熬猪油的时候都会拿点出来掺到一起。
分的一块野猪肉用盐腌上,徐安说道,“姐,要不要给牛棚的大叔送点肉过去?”
徐宁说道,“先不送,牛棚里还有别人,不知道那人品性如何的时候不好贸然过去,万一再给恩人惹上麻烦,那我们就是恩将仇报了。”
徐安说道,“姐,七爷爷人挺好的,他们也是一个锅吃饭的,有一次我在小溪边摸鱼。
牛棚的那个阿姨从山上背了一捆柴下来,村里的懒汉要抢,被七爷爷拿着牛鞭给打跑了。”
徐宁想了想,说道,“那就先送点包子,馒头过去,”
说完就拿了十个包子,十个馒头装在篮子里,准备天黑了送过去。
两人是吃了晚饭去的,去的早了,怕碰上从山上下来的村民,和去打水的知青。
两人走到牛棚,徐宁对开门的七爷爷说道,“七爷爷,这是我蒸的馒头和包子,给你们送几个过来,”
说完往里面看了一眼。
昨天那个大叔身上沾了野猪的血回来,七爷爷已经知道了。
他没让二人进去,接过馒头和包子对姐弟俩说道,“谢谢徐知青和小安了,我们仨晚上还没吃饭呢,等一下都尝尝徐知青的手艺。”
她就明白了,七爷爷已经知道昨天山上发生的事情了。
从牛棚回来,她坐在炕上缝衣服,徐安在那里写字。
徐宁打算秋收后送他去读书,徐安下乡前已经读三年级了,这段时间补补习,正好秋收后上四年级。
原主下乡前也才上初一,不过徐宁不打算读书了,就在家里看看书,她反正有前世的基础。
这几年只要不把知识丢下,高考应该没问题,她缝好了一件,徐安已经回去睡了。
她拿在手里看了一下,还不错,套在身上试了一下,又长又大。
在原主的记忆里,原主的爸爸大概有一米七五左右,所以这件他穿上应该合适。
徐宁故意做的又大又肥,到时候里面穿上毛衣,再穿个厚棉衣,这件就穿在外面,又能当罩衣,脏了也好洗。
徐宁打算多做几件换着穿,到时候给那大叔也准备点衣服。
这样想着,又去把门锁上,去空间里翻她买的布料去了。
看看用哪一种适合做乞丐装,徐宁翻出来一匹被老鼠咬烂的深灰色的布,当时这种布她买了两匹。
那一匹放在最下面被老鼠咬烂了,老板拿出去丢了,徐宁装完货,看到门口那匹布,就顺手捡了放到车上了。
徐宁从空间拿出来先裁剪好,到时衣服做好后在破洞的地方再打上补丁。
想好了就开始做,先把布铺好,画好尺寸就开始裁。
连着裁了四件大人的,两件小孩的,才把布收起来,以后有时间的话就缝几针。
第二天早晨,等她醒来的时候,徐安已经把饭做好了,煮的大米粥,馏的包子,姐弟俩吃完饭就上工去了。
割稻子的时候,徐宁看到和李凤娇,林秋华在一起劳作的几人里,有一个穿着深红色上衣,扎着丸子头的姑娘。
她的丸子头扎的很蓬松,是后世很流行的扎法,应该就是女主林妙,现在没有人这样扎头发。
和几人在一起的还有两个面生的姑娘,一个剪的是现在很流行的学生头,另外一个扎了两个辫子。
徐宁心道,这次来的五个知青,应该是三个女的,两个男的。
秋收就这样在人们热情高涨的收获下接近尾声,最后一点玉米今天也全部收进仓了。
徐宁从刚开始累的直不起腰,躺在炕上就睡过去,到现在晚上还能拿起衣服缝几针。
徐安从秋收开始就把做饭的活接过去了,他的活也不轻松,每天打了猪草后,还要到地里去捡劳作后掉下的粮食。
前段时间刚刚长的一点肉,现在也掉下去了。
天气逐渐变冷,姐弟俩已经把下乡时从家里带来的薄棉衣穿上了。
今天下工早,姐弟俩打算去山上一趟,往大青山的路上,看到村里的人也都背着背篓往山上走,山里的榛子,松子,这些都已经熟了。
捡点这些冬天也好给孩子当个零嘴,也能省不少粮食,所以每年秋收后,大人孩子都背着背篓上山,姐弟俩走到牛棚门口往里看了一眼。
看到大叔夫妻俩在喂牛,秋收时俩人更辛苦,上工和大家一起干活,下工了还要喂牛,打扫牛棚,口粮也比别人少。
两人瘦的像个麻杆一样,去山上打柴和摘野菜,也要避开村里人。
更不要说采这些能当粮食吃的东西了,现在的人虽说都很淳朴,那是没有损害到他们的利益,现在的粮食多金贵呀,这些捡了可都是粮食。
其实榆树村包括整个前进大队都算是好的,听说有些地方白天干活,晚上还要学习和写检讨。
前进大队的大队长是部队上退下来的,不准搞那些名堂,只要干活就给工分。
姐弟俩到山上的时候,山上已经不少人了,两人找了个人少的地方。
放下背篓就开始捡,捡满了一背篓,徐宁看天还早,山上还到处都是人。
就让徐安接着捡,她先把这一背篓送回去。
等两人又各自背着一背篓回去的时候,山上基本上已经没啥人了,天也快要黑了。
走到山脚下,那大叔背了一个大背篓往山上走。
徐宁知道他是趁现在山上没啥人打算去捡一点。
徐宁看他准备往上山,连忙把背篓给他。
说道,“叔叔,这个给你,我今天采了很多,现在天都要黑了,上山太危险了。”
中年男人看了看姐弟俩笑着说道,“没事,你们快回去吧!”
说完就大步往山上走去。
姐弟俩看着往山上走去的背影,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连今天收获了三大筐松子和榛子,都没能让姐弟俩高兴起来。
回到家,她去做饭,徐安把从山上捡回来的几筐东西清理出来,明天拿到外面晒干再收起来。
饭后,徐宁又坐在炕上缝衣服,这些天她已经做了五件外面穿的罩衣。
还把徐莫的棉衣棉裤做好了,又从空间里拿出来四套棉衣棉裤,找了一点烂布,在上面贴了很多补丁。
打算爸妈来的时候一人一套,另外两套留着找机会给大叔夫妻两个。
鞋子她是真不会做,空间里有劳保鞋,单鞋和棉鞋都有,但现在不好往外拿。
徐宁打算等进城的时候拿几双出来,前几天她拿了棉花和布,请大栓婶子帮她和徐安各做两双棉鞋,给了她一小块布作为谢礼。
徐安在收拾今天从山上采的一点蘑菇,天气冷了,山上的蘑菇已经很少了。
不过前段时间他们采了很多都晒干放在柜子里了,门外响起敲门声。
姐弟俩对视一眼,他们自从搬过来住,就很少有人过来串门。
只有徐安的小伙伴建民,白天来玩过几次。
徐宁心想,现在来的应该是知青点的人,这里离村里有段距离,又靠近大青山,晚上村里没人会到这里来。
想到这里,徐宁问道,“谁呀?”
门外这时响起孙浩的声音,“徐知青,你睡了吗?我们想找你问点事。”
姐弟俩都出来了,看到是三个男知青就招呼他们进屋,因为地方小,没有堂屋,只有让他们坐在厨房里。
徐安拿了三个碗一人给倒了一碗水,三人是来打听盖房子的问题,他们三人想搬出来住。
孙浩说道,“今天听村长和会计说,过几天又有一批知青要来,现在知青院已经有十个人了,只有两间房。
到时候再来几个,不知道挤成什么样,虽说知青院的炕很大,能睡得下,但一个炕上躺七八个人,肯定休息不好。
我们三个就商量在知青院单独盖一间屋子出来,今天就是来问问你,你这个房子花了多少钱?”
三人没说的是何止是休息不好,就是吃饭也闹腾的很,再来几个更乱。
徐宁就把盖这个房子用了多少钱,和他们说了。
三人听了觉得能凑出来,问清楚了以后,就打算去村长那里问问。
葛洪斌问孙浩二人,“你说村长能答应吗?”
孙浩说道,“先去村长家问问再说吧。”
把几人送走,姐弟俩就把门锁好,坐在炕上说话。
徐安也问徐宁,“姐,你说村长让他们盖吗?”
徐宁笑道,“村长为什么不同意?过几天知青来了,人多住不下,他们自己不盖房子,村里也要想办法给他们找地方住。
前几年又出了知青借住到村民家里闹矛盾,闹到乡上的事情。
现在村民肯定不乐意知青住自己家里,那村里就要给知青盖房子。
盖房子村里就要花钱,如果知青要求自己盖,那村长当然乐意呀,”
徐安又说道,“那他们还干嘛自己花钱盖房子,等村里盖不就行了,”
徐宁就问他,“你觉得我们是现在好,还是在知青点的时候好,”
徐安说道,“当然是现在好,”
徐宁就告诉他,“因为这是我们自己花钱盖的房子,就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想让谁住就让谁住,想让谁来就让谁来。
不欢迎可以撵出去,但如果是村里盖的房子,就算心里再不乐意,那也只能听村里的安排。”小说《囤物资!嫁军官!小知青一胎三宝》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章节目录
-
八零狠戾大佬又被乖软美人哄晕了
小说《八零狠戾大佬又被乖软美人哄晕了》,现已完本,主角是沈瑶贺绍延,由作者“满腹惊人的婷子”书写完成,文章简述:刚才抱野草的时候,几根野草蹭到脸上,有些发痒。仔细洗过手后,捧了一把清澈冰凉的井水抹在脸上。脸颊上的痒意瞬间减少了不少。她仔细把脸洗了干净...
-
上错花轿嫁对人!前夫追悔莫及精品推荐
高口碑小说《上错花轿嫁对人!前夫追悔莫及》是作者“九创”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萧念窈陆奉行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哇!!!”陆宁乐激动的险些跳起来。陆奉行松开了扣着师展轩的手,师展轩捂着脱臼的手臂痛的在地上打滚。英国公府的人连忙跑上台来,另一边永才也连忙拿着湿帕子递到了陆奉行的面前:“三爷,您眼睛没事吧?”陆奉行摇了摇头,接过帕子小心的擦拭眼睛上覆盖的石灰粉,好在他避让及时并没有让这石灰进入眼睛,待擦干净了才...
-
上错花轿嫁对人!前夫追悔莫及高口碑
小说推荐《上错花轿嫁对人!前夫追悔莫及》,主角分别是萧念窈陆奉行,作者“九创”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谢安循难得对着母亲动了怒,他与萧念窈一世夫妻相处至今,无论如何也该给她侯府夫人的体面,自成婚以来他觉得自己做的极好,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从无嫌隙,这是再难得的事情了。只是他不懂,为什么萧念窈会在后来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冷淡至极,甚至最后突发病症……谢安循都没来得及去细查,再睁眼之时便重回到了大婚之日。...
-
上错花轿嫁对人!前夫追悔莫及萧念窈陆奉行全局
完整版小说推荐《上错花轿嫁对人!前夫追悔莫及》,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萧念窈陆奉行,是网络作者“九创”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如今只有三嫂嫂最得她心,自是想趁此机会亲近亲近!萧念窈和陆宁乐说完话回来,就看到陆奉行提着一盏花灯等候在路口,那小巧的花灯握在他手中看起来将他整个人都衬的柔和了许多。萧念窈不免多看了他两眼,陆奉行身姿极为挺拔,只单单站在那里也甚是养眼,他的身上虽没有二哥的那份儒雅,也没有大哥的那种严肃,却有着男儿的...
-
齿轮解梦师:雾河维修日志
《齿轮解梦师:雾河维修日志》内容精彩,“蔚捷”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林秋苏眠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齿轮解梦师:雾河维修日志》内容概括:街头对峙,危机四伏雾江市的街头弥漫着压抑的气息,天空被厚重的阴霾遮蔽,街边的路灯闪烁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林秋和苏眠与怀表男及其手下对峙着,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怀表男把玩着手中的怀表,脸上挂着得意的冷笑,他的手下们则呈扇形散开,将林秋和苏眠包围其中“放弃吧,你们是无法阻止我的”怀表男的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齿轮装置已经启动,这座城市的噩梦即将达到顶点,而我,将成为这一切的主宰”林秋...
-
抱上金大腿后,我的鱼塘炸了
精品小说推荐《抱上金大腿后,我的鱼塘炸了》,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陆随云游青鹤,是作者大神“卡丸巴拉有猫饼”出品的,简介如下:游青鹤似乎陷入了极其恐怖的梦境之中。天空突然打了一道响雷,闪电照亮了游青鹤的半边脸。陆随云顿觉心脏一紧。再细看,游青鹤身上的气息居然节节攀升,正在突破之中...
-
洪荒:我接引,开局大日真经
苏宇鸿钧是《洪荒:我接引,开局大日真经》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何不食”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毕竟三清的根脚与盘古相关,而先天葫芦藤在不周山中孕育多年,若感知到三清身上的气息必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他们。“可惜,没能打起来!”太一看着这一幕,不禁轻叹一声心中满是惋惜。在场众人中,最希望看到三清与苏宇四人彻底爆发冲突的莫过于他们了。只可惜双方都不傻,自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