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下乡后我成了赤脚医生
时间:2024-10-05 04:37:28
“分在五班的兔子””的倾心著作,秦耕孙磊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主治医生的他是有名的医学博士,一朝穿越,成为了一个小小的乡镇医院的小医生! 这一次,他,从小实习医生开局,发顶刊论文,做顶级手术,绝技在身是藏不住的。很快,乡镇医院突然名声鹤起,县医院、省医院的专家面对来自小医院的压力,他们除了错愕,就只能甘拜下风。别人都说70年代很苦,可他却不这样认为,因为逆袭来得太快,他很忙,很快乐!...
>>>>《重生七零:下乡后我成了赤脚医生》在线阅读<<<<
精彩内容试读
体温降下来了。
秦耕刚准备坐下,想起43床是刚进来不久的,不放心,因为看起来并不很严重,但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他是青壮年,才30多岁;二是他自己走来的,走了30里山路。
钩体病凶险病人,最容易出现在青壮年,其次是最怕劳累。
果然,秦耕听了一下肺部,有些湿啰音,忙问:“刚才吐了痰吗?痰里有血吗?”
“咦,你怎么知道?”病人惊疑地问。
“你回答有没有!”
“有哇,吐了两小口血。”
秦耕高声喊,“徐红,过来,这里有个肺出血型病人。”
一听有肺出血型的病人,护士都跑过来了,邹晓渔也跑了过来。
“他怎么变成肺出血型的了?”邹晓渔忙问,“我不是交代你要关注这个病人吗?”
秦耕确实已经跟邹晓渔说了,这是一个重点病人,邹晓渔关注了一会,发现这个病人没什么问题,也就放松了警惕,谁知,还是被秦耕注意到了。
邹晓渔抬头看了看秦耕,敬佩之意又加深了一分。
关键是宋洪亮,他来医院足足五年了,这次跟着秦耕上班才两天,就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秦耕似乎是深藏的高手。
现在这样的病人,好好的,谁会在意?吃得喝得,精神也好,有说有笑,唯一不舒服就是发热和脚脖子痛。
秦耕有布置了口头医嘱,止血药和大量的激素。
“孙洪亮,你负责这个病人观察,8小时病情没有加重就算稳定了。”秦耕又听了一下病人肺部,说,“你听听肺部,注意对比。”
宋洪亮和邹晓渔两个人都赶紧把听诊器头放在病人胸脯。
这两个进来5年的“老”医生,现在成了秦耕的小跟班。
秦耕回到值班室,略略睡了一会。
张慧贤上来值班了。
徐红对她说:“你别吵醒了秦耕,他才睡,还没有半小时,他已经有20个小时没睡了。让他睡一会。”
由于有两个凶险病人,肺大出血型的,秦耕放心不下,加上那个小孩的病情一直不稳,已经加了三次多巴胺了,抗生素加了一组大剂量青霉素,秦耕一直没合眼。
现在又多了一个肺大出血型。但他实在坚持不了了,才去值班室睡一会。
张慧贤忙说:“好的,你放心,我不会吵醒他。现在有邹晓渔和孙洪亮两个人值班,应该忙得过来了。”
才说完,秦耕出现了。
“你怎么才睡下就起来了?你别把身体搞垮了。”徐红问。
徐红跟秦耕上班已经有一些日子了,过去,在她眼里,秦耕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穷人家孩子,唯唯诺诺,现在完全不同了,秦耕有大教授风采!
虽然她也知道秦耕就是秦耕,就是一个穷小子,在卫校读了1年零8个月的书,但是,在她的潜意识里,秦耕非常的高大上,能力上远超三大名医。
当然,这是潜意识里的,而理性上,秦耕就是一个小医生。
秦耕见她关心,淡淡一笑,“没问题,做医生的,睡眠没什么规律那是职业所形成的,没办法。我已经习惯了。”
不是这一生习惯了,而是前世,秦耕在急诊科上班快40年了,熬夜的事情直到现在,他每个月还有4个夜间会诊班。
急诊科和别的学科不同,别的学科夜间会诊,一个月难得一次,而急诊科,排了4次,几乎这4次都有机会出来。
秦耕只准备睡半个小时,现在大出血病人比较集中,有4个了,随时准备抢救。
还有这小孩,脓毒败血症很严重,他非常担心DIC,也就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一旦发生,死亡的概率很高,如果放在一般的医生手里,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