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30 21:36:08
看过很多古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让你拜年,你在春晚登珠峰?》,这是“一颗大葱白又白”写的,人物撒北宁佳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空气含氧量:35%。”指挥台前,一个头发花白,肩上扛着将星的老将军,正死死地盯着屏幕。他身后,站着一排神情严肃的专家。“不行!绝对不行!”一个戴着眼镜,气质干练的女人最先开口,她是指挥部的气象专家王女士...
宁佳将两张照片并排放在屏幕上,死死地盯着。
就是他!
七年前,救下那个小女孩的兵哥哥,就是齐卫远!
总指挥部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分割成数十个不同角度的监控画面。
最中央的,正是齐卫远带领的突击队。
他们在一片纯白的世界里,渺小得如同几只蚂蚁。
屏幕一侧,鲜红色的数据不断刷新,每一个数字都触目惊心。
“目标区域:悬冰川与冰断崖结合部。”
“海拔:7012米。”
“实时温度:-41.2℃。”
“风速:21m/s。”
“空气含氧量:35%。”
指挥台前,一个头发花白,肩上扛着将星的老将军,正死死地盯着屏幕。
他身后,站着一排神情严肃的专家。
“不行!绝对不行!”
一个戴着眼镜,气质干练的女人最先开口,她是指挥部的气象专家王女士。
她指着屏幕上动态的气流图,语气急促。
“将军,你看这里!坡顶的气流极度不稳定,形成了狭管效应,风速是坡脚的三倍以上!”
“我建议,突击队必须立刻停止前进,原地等待至少两个小时!”
“等西风槽过境,风压减弱到安全阈值以下,才能继续行动!”
她话音刚落,旁边的生物专家任教授也立刻附和。
“我同意王工的意见!”
“这个数据,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
“高寒、缺氧、狂风……任何一项都是致命的。让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强行攀登,无异于谋杀!”
然而,另一位地质专家徐院士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他脸色铁青,指着悬冰川顶端那一大块探出来的雪檐,声音嘶哑。
“等?怎么等?!”
“你们看看那块雪檐!它就像悬在突击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坡顶的飓风正在持续不断地撕扯它,每多等一分钟,雪崩的概率就增大一分!”
“一旦发生崩塌,下面的人,一个都跑不掉!”
会议室里,争吵声此起彼伏。。
老将军沉默着,如同一尊雕塑。
他没有理会身后的争论,只是按下了通讯器。
“接杨千帆。”
片刻后,通讯器里传来一阵混杂着剧烈风声的喘息。
是随队地质专家杨千帆。
老将军的声音沉稳有力,穿透了电波的嘈杂。
“杨千帆,告诉我,你那里的情况。你的意见。”
杨千帆剧烈地喘着气,声音断断续续。
“报告……将军…………雪檐……太危险了……我们……不能等……”
老将军闭上了眼睛。
再睁开时,眼神里已是一片决然。
“命令,突击队原地休整。”
“何时行动,以杨千帆的意见为准。”
……
刺骨的寒风如刀子般刮在脸上。
齐卫远看了一眼身旁的杨千帆。
这位平时在办公室里挥斥方遒的地质专家,此刻脸色苍白如纸。
嘴唇冻得发紫,正扶着冰镐,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每一次呼吸都带出大片的白雾。
“全体都有!”
齐卫远的声音透过防风面罩,显得有些沉闷,但依旧清晰有力。
“原地休整!补充能量!”
他转向一旁的陈骁。
“陈骁,带人,把过梯搭起来。”
“是!”
陈骁没有一句废话。
他招呼着朱满福和其他几个队员,从背囊里卸下装备。
那是五架特制的伸缩长梯,由超轻高强度合金制成。
队员们的动作快得惊人,配合默契到了极致。
展开,连接,固定。
短短十分钟,一座看上去有些简陋的梯桥,就横跨在了深不见底的冰断崖之上。
陆隼主动站了出来。
“队长,我先上。”
齐卫远点了点头。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Copyright (C) 2025 红牛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桂ICP备2022003909号-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