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那天,父亲还在高考
时间:2023-12-30 11:28:54
小说《我大学毕业那天,父亲还在高考》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是“九卷锦”大大的倾心之作,小说以主人公赵富贵豆花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精选内容:上一世我父亲高考六年落榜,按照乡里的习俗,他要先结婚生子,再去工作两年。尝到打螺丝的艰辛,回乡后的他第一时间找了一所高中,准备复读,继续高考。可连续三年他都落榜了,为此我和母亲都劝他走其他道路,后来他弃文从商,创下亿万家产,却对我和母亲恨之入骨。重活一世,我回到了父亲第三次落榜的那年,这一次我不准备劝他,而是支持他高考。就在我也想劝母亲这样做的时候,母亲竟也说出和我一样的话。母亲:“我可以借钱让你高考,但我们要离婚,孩子归我。”听到这句话时,我放心了,因为母亲也重生了……...
>>>>《我大学毕业那天,父亲还在高考》在线阅读<<<<
精彩内容试读
只是,以他的能力和领悟力,也永远无法支撑起他的追求。
12
新一轮高考结束了。
我爸第十八次高考,考出了五百四十二分,被外省一所综合性大学调档。
而这是他近五年来考出的最好成绩。
各省市的记者和自媒体蜂拥而至,想要第一时间获悉他的选择。
面对各种镜头,他完全没有三十岁那年拒绝上海交大时的神采飞扬。
他沉默着,最后憋出四个字:「我想几天。」
而我却被上海交大国际贸易专业录取,即将和我妈成为校友。
在我去学校报到的那天,网上铺天盖地是我爸的新闻。
他终于做出了他的决定。
放弃入学,继续复读。
这个消息只持续了一天,人们的关注点就转移到其他八卦新闻上了。
毕竟,整个社会对他的期待感,都已经大大降低了。
13
大学四年,我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积极在我妈的钢材厂里参与实习。
我妈已经从参股股东变成了实际控股人,每年为全社会实现产值近十亿,解决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这在整个钢材行业里,只如小小一颗星星的规模。
可妈妈从来没有嫌弃它小,也从来不发豪言说要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钢材公司。
她只是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往前走。
从我六岁到二十二岁,这条路她走了十六年,脚步坚定而务实。
我大学毕业这一年,妈妈因为工作需要,考取了管理学博士。
舅舅虽然不善学习理论知识,可却对钻研钢材技术有着莫大的天赋,现在除了是股东,还是重要的技术骨干。
表弟高中毕业后,干脆连大学都没上,在外面闯荡了两年后,发掘了自己的特长。他回村当了农家翁,把自己的田园生活剪辑成视频放在网上,现在已经是粉丝百万级的大网红。
而我们村,还有两个五十几的邻居根据常年种地的心得,自发组建起了助农项目,干得红红火火,还上了电视。
而我爸,还在继续复读。
最近几年,我妈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大力推进钢材出口。
我毕业后就被派出国,积极发挥我的专业优势。
一带一路的基建项目在哪里落地,我们的钢材就争取出现在哪里。
我再一次和我爸产生联系,是因为被调回国的某一天,公司的法务提醒我,我因为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被我爸告了。
虽然常规从六十岁起计算赡养年龄,可是如果父母因为身体状况缺乏劳动能力,子女就需要提前赡养。
确实,我今年三十岁,我爸也才五十岁而已。
我倒要看看,他是怎么丧失了劳动能力。
14
临走前,我妈问要不要陪我一起回去?
我摇了摇头,在一个初冬的早上,自己开车回了县城。
我先回村看了看。
这几年适逢农村建设,村里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很多在外打工赚了钱的村民,都回家建了二层小洋楼。
只有我爸家,还是原来的旧土坯房。
因为多年没住人,外墙已经塌了好几处。
院子里杂草丛生,刚刚跨进去,就惊得耗子吱吱乱窜。
原先的农田倒是种满了整整齐齐的玉米。
听邻居说,我爸从来不种地,五六亩地荒废了十几年。
是村长实在看不下去,帮我爸找了人把土地承包出去,才有现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