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1 22:05:50
最具实力派作家“独孤行者”又一新作《去有风的地方钓鱼》,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高峰许红豆,小说简介:钓鱼十几天,就到腊月二十五了。早上八点,高德使用村里的喇叭,召集村民开会。“村里的渔具厂,税后净利润还有一千六百多万,马上过年了,村里决定拿出一千五百万分红,剩下的一百多万,中午和晚上聚餐,余下的留在厂里。”“分红一千五百万?这么多钱?”“还好有高家老三,不然的话,哪有高家湾渔具厂?”占股百分之十的...
学校放寒假,高峰快速搞定作业,然后每天钓鱼。
许红豆和许红米,再次被她们的父母送到高家湾。
高峰跟许红米的关系一般,但他跟许红豆的关系越来越好。
上学的时候,他们是同班同桌,放假的时候,又在一起钓鱼。
钓鱼十几天,就到腊月二十五了。
早上八点,高德使用村里的喇叭,召集村民开会。
“村里的渔具厂,税后净利润还有一千六百多万,马上过年了,村里决定拿出一千五百万分红,剩下的一百多万,中午和晚上聚餐,余下的留在厂里。”
“分红一千五百万?这么多钱?”
“还好有高家老三,不然的话,哪有高家湾渔具厂?”
占股百分之十的高峰,分到一百五十万。
村里两百三十六户,每户到手五万七千两百零三块钱。
被推到台上讲话的高峰,说了说建房、建厂、看病、读书的事。
五万多块钱,可以建一栋新房了,如果房子建得到处都是,不利于今后建厂。
以后村里的人,读书看病的费用,全部由渔具厂承担,不但能减轻村民的负担,还能增强村民对渔具厂的归属感。
在三线城市赚到十万块钱,就会被人盯上,在二线城市赚到一百万,就会被人盯上,在一线城市赚到一千万,同样会被人盯上。
如今还是九十年代末,一百多万龙币,算得上一笔巨款。
赚的钱越多就越危险,拉着全村一起建厂,赚个几亿龙币,都能稳如泰山。
一群人前往镇上的银行分钱交税,之后购买各种食材。
中午十二点,一千多个村民,欢声笑语的吃着大餐。
“还是你那孙子厉害,要不是他,我们还是穷人。”
“明年肯定能分更多的钱,每户至少十五万。”
“大半年时间,每户分了五万多,一整年时间,肯定更多。”
“渔具厂的订单,一次次增加,明年都用不着出去了。”
“在村里就把钱挣了,以前想都不敢想。”
“人均月工资六百多,每户分红五万七千多,都快赶上十年的工资了。”
“等明年赚到钱了,把村里到镇上的路修一下。”
“路是该修了,又窄又烂,修成两车道?”
“修三车道吧,以后都要买车,两车道有些窄。”
九岁的高峰,带着全村致富,难免备受瞩目。
有大人喊高峰喝酒,村里年龄跟他差不多的人,看着他的时候,神情羡慕嫉妒佩服。
正月初六,村里再次开会,选了一片土地,用于今后建房。
高峰分到的钱,全部给了父母,家里买了一辆皮卡车。
村里不少村民,都打算建造自己的新房。
渔具厂的效益越来越好,读书看病都由渔具厂承担,建房把钱用完了,还能在渔具厂预支。
每户每年可以在渔具厂预支一万块钱,年底分红的时候扣除。
花钱雇人做了别墅的设计图,家人各自提了些建议,随后定下设计图。
办了建房手续,家里开始建造新房。
等新房建好,按照村里的协议,旧房子就得拆除。
村里选出来的建房区域,通过土地置换,变成村里的集体地。
渔具厂能赚钱,没谁在意自己的土地换个地方了。
地都没人想种了,谁还在乎土地换个位置?
建房区域分成236块,缔造高家湾渔具厂的高峰,可以自行选择,其他人抽签。
今后村里分户,再增加相应的建房区域。
“高进家的房子设计图,我看过了,很好,就是造价太贵。”
“今年没钱建房,那就再等一年吧。”
“听高进说,他家的房子,光是设计图,就用了两千块钱。”
“照着高进家的房子建新房,用不着再掏设计费。”
“三哥,你家的钱,能不能先借给我?等年底分了红,我再还给你。”
高峰家里的新房,预算成本十五万,还没算装修。
村里很多人,自己的钱不够建新房,找邻居或兄弟借。
寒假结束,高峰再次客串小学生。
渔具厂的订单不断增多,高家湾渔具厂的饵料,卖到了沿海各地。
出厂价每包三块钱的饵料,在外地能卖五六块钱。
一包饵料五六块钱太贵?海里的很多鱼,每斤能卖两三块钱甚至几十块钱。
有人周末钓鱼赚了钱,变成了职业钓鱼人。
出海捕鱼的渔民,带上一包饵料,下网等待的时候,顺便在海上钓鱼。
三十七岁的渔民张志远,下网的时候,灵机一动的放了些饵料。
两个小时后,张志远开始收网,发现渔网上面,到处都是鱼。
“平时一网也就五十斤左右,这一网弄到一百多斤?”
“用了三包饵料,鱼获增加一倍多,赚大了。”
驾船返航,卖掉鱼获,张志远买了五十包高家湾饵料。
第二天,张志远再次开着渔船下网,在渔网的两边,都丢了一些饵料。
“一网一百多斤鱼,三网四百多斤,高家湾饵料的效果太好了。”
“弄一些塑料瓶子,钻一些小孔,装一些饵料,固定在渔网上面?”
头脑灵活的张志远,去废品站买了些塑料瓶子,随后回家改造。
饵料落水之后,会不断下沉,还会被海浪卷走,把饵料装进瓶子,可以持续诱鱼。
张志远每天鱼获超多,亲戚朋友上门询问。
知道瞒不了多久的张志远,大大方方的说出原委。
亲兄弟、好邻居找他请教,他要是不说,肯定会得罪人。
一个个电话打到高家湾渔具厂,全部是下单的。
买家自行运输,出厂价每包三块钱,按照订单先后出货。
海钓的人,在使用高家湾饵料,捕鱼的人,也在使用高家湾饵料。
海钓一天,也就用一两包饵料,捕鱼的人,一次能用掉几包、几十包饵料。
某些有钱的钓鱼人,发现用高家湾饵料,能钓到金枪鱼,一个个填海真人应运而生。
连开几包、十几包、几十包饵料打窝聚鱼,随后体验连竿不断的快乐。
“德叔,昨天赚了二十万?”
“昨天二十三万,订单积压了很多,等新机器买回来,每天能赚更多钱。”
“一天二十几万,一年七千多万,年底每家能分三十万?”
“德叔,公路是不是可以提前修了?来村里装货的车子越来越多了。”
“是应该修路了,村里没进厂的人,都去修路吧,每天二十块钱,修成四车道。”
“三车道就够了啊,四车道要不少钱。”
“厂里的生意越来越好,车子肯定越来越多,三车道不够宽。”
放学回家的高峰,提议渔具厂招一些代理商。
又过了十几天,高家湾渔具厂选了九个代理商,每个代理商负责一个州,每年十万代理费。
高家湾渔具厂生产的饵料,今后只卖给九个代理商。
小说《去有风的地方钓鱼》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Copyright (C) 2025 红牛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桂ICP备2022003909号-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