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汉开了窍,宠妻上高速!》是一部由沈晶冰所创作的小说,引人入胜。这本现代言情、重生、种田、作品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而受到读者的喜爱。目前,小说已连载至第324章 女儿番外二(大结局),总字数已超过67.7万字。堪称书荒时的救星,不容错过的好书!
书友评论
终于离了太好了
很好,陶春妮成了本文中我最膈应的角色,太膈应了太膈应了,为什么要写成这样,我不理解
那个年代自行车不是都很稀罕吗?怎么动不动就开车了,感觉年代文多少有点不符合设定
还是想说非主要人物真的不要花太多文笔在上面 女主对陶真的够好了 前面劝陶和王刚谈恋爱的时候已经够多了 后面又是劝结婚生子上大学婆媳关系 真的很烦 帮一次两次就够了 到后面完全扶贫陶教她这个那个 显得女主烂好人 结局停在一家人搬进小洋房刚生完龙凤胎那就挺好的 也没有招孙阿姨的时候 至于陶和王女主劝了那么多次没啥大用 让陶和王自己解决 总归是陶和王过日子 就算女主跟陶的关系再怎么好 也不能一直帮 工作爱情都帮 前期刚谈小女孩情结 可以理解 到后面恋爱脑一个 真的看到烦S了 后到女主人设都有点崩烂好人对陶 看完后糟心 屁事写一大堆
章节推荐
第119章 抢救
第120章 命途多舛的喻明芳
第121章“阿芳呜呜呜呜呜呜.......”
第122章 不就是作文?老子能写到你腿软
第123章 你说的啥大领导?
作品阅读
谭今贺家离知青宿舍还是比较远的,得走上二十分钟。
一路上,刘清萍都在热心地为宋子瑶介绍着队里的情况。
“我们队条件算不错了,从大队长的爹管着那会,产粮就是全公社数一数二的,好的年成工分价值能到一块,最低也有七八毛,不会太饿肚子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饿肚子也仅仅是不饿肚子,玉米窝头,地瓜土豆够吃,再多的也就没了,跟城里肯定是没法比的。”
刘清萍看了眼宋子瑶,“你一看就是家庭条件不错的,将来的生活或许对你来说会挺辛苦,你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宋子瑶点头道:“我早就做好准备了。”
农村的苦,她听谭今贺讲过很多。
刘清萍于是不再多说,又指着他们路过的一些房子介绍道:
“那一户是会计家,别小瞧会计,他可是咱们大队老支书和大队长以下的第三号人物,为人嘛......你就注意不要得罪他就好了。”
“那一家的媳妇是个裁缝,咱们农村不管做什么都是扯布找裁缝做,工费很低。当然了,自己会做的还是自己做。”
农村的手艺人是允许给人干活收取费用的,比如裁缝、泥瓦匠、木匠之类的。
刘清萍很热心,一路过去介绍得异常细致。
宋子瑶也随着她的话观察着这时候的谭家村。
她是随着谭今贺来过谭家村的。
不过那时候,谭家村的家家户户都是谭今贺帮着盖起来的小别墅,村路也都是平整的柏油路,谭今贺帮助发展起来的村企每年都能让每户分红个十来万。
是上过当地报纸的小康村。
现在的胜利大队,却几乎全部都是土房子或石头房子,也就刚刚看到的会计家是青砖大瓦房。
村路是黄泥小道,偶尔碰到一群嬉闹的孩童,也个个都是营养不良似的面黄肌瘦。
其他的现代化设施先不说,就连最基本的电都没通。
再如何比其他大队条件好,也终究只是能多吃几个窝头罢了。
“嗳,到了。”刘清萍指着前方不远处的房子道。
谭友良是木匠,比旁的人多一份收入,家里的三个儿子也都是挣工分的好手,唯一的女儿还嫁到了县里的工人家庭。
所以他家的条件,在队上起码也能排进前五。
家里的房子虽然也只是土墙房,但数量多,屋顶盖的还是瓦片。
远远地,刘清萍就大声喊道:“友良叔在家吗?我们想找您做点家具。”
先是一阵狗吠传来,接着便是妇女的喝声。
半开的院门吱呀一声全部打开,一个端着碗的妇女笑眯眯地看着刘清萍道:“哟,刘知青啊,你找我爹做啥家具?”
宋子瑶跟谭今贺结婚后,只是跟婆婆相处得比较多,回老家的时候见过他的二哥一家和姐姐一家。
闹翻了的大哥一家却是没有见过的。
眼前的陌生妇女应该就是宋子瑶没有见过的大嫂。
刘清萍将身后的宋子瑶让出来,道:“是新来的小宋要打家具。”
王桂英打量了一番宋子瑶,眼神在她的手表和衣服上打了好几个转,然后才热情道:“我爹在吃饭呢,有事进来说。”
狗被栓了起来,刘清萍和宋子瑶进到了谭友良家的院子。
谭友良听到动静已经走了出来,其余人还在堂屋吃饭,不过却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人多,宋子瑶没敢多看,只迅速地往堂屋里瞟了一眼。
谭今贺在埋头吃饭,好像一点也没有其他人的好奇。
谭友良看上去四五十的样子,话不多,抹了抹嘴就直接就问宋子瑶:“做什么家具?”
宋子瑶说了自己的要求。
她那屋子小,摆不下太多的家具,放了桌子椅子就放不下衣柜了,但可以打一口大点的箱子放在床板底下。
由于屋子是狭长的,宽度只比那张床宽一点,所以桌子也不能太宽。
说完以后,宋子瑶又想了想,拿着木棍在地下大致比划了一下床头柜的模样,“......其实就是几个抽屉组合而成的柜子。”
连说带画的,谭友良也很快明白了,表示可以做。
最后敲定尺寸,就算是定下了。
价格上,工费和材料费都不贵。
本来是需要宋子瑶自己去买材料的,但胜利大队种了一片林子,算是本身就产木料,所以直接跟大队买就可以了。
宋子瑶先付了两块钱定金,问道:“全部做好,大概要多久呢?”
谭友良道:“我目前手上有活......争取在收玉米之前先给你赶出一部分吧。”
宋子瑶道:“行,那您先赶桌椅吧,箱子和柜子不着急。”
谭友良点头应了,见宋子瑶还没有走的意思,便问:“还有事吗?”
宋子瑶不想这么快走,可又实在找不到话说了,只好摇摇头,恋恋不舍地转身而去。
临走时,又看了眼谭今贺。
他还在闷头吃饭。
唉,怎么才能说上话呢?
屋里。
王桂英啧啧地叹道:“那个新来的宋知青,不光人漂亮,还有钱,一来就打家具!嗳,你们瞧见她戴的手表没?看着比王知青戴的要高档啊!”
余秀嗤笑一声道:“大嫂你挺有见识啊,还能看出哪个更高档。”
王桂英笑笑,好像也不生气。
“我好歹也是镇上人,没有这点眼力?”
余秀最烦王桂英总拿自己是镇上人炫耀,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刚想再呛几句,却被婆婆打断。
周开莲用筷子敲了两下碗,沉声训道:“吃饭还堵不住你们的嘴!”
周开莲是队上出了名的泼辣人,两个儿媳都怕她,闻言便都哑了声。
饭桌一时寂静无声。
过了会,谭今贺放下筷子,“我吃饱了,先出去了。”
周开莲喊道:“天都黑了,你上哪去?”
谭今贺头也不回道:“去山上转转。”
说完,便牵着家里的大黑狗出门了。
家里的狗被谭今贺驯成了逮兔子的好手,一人一狗经常摸黑上山,半夜回来,每次都会有点收获。
王桂英听了,满意地点点头。
——小叔子吃得多,就该多出点力补贴家里。
周开莲则还是担心儿子,不想让他晚上上山。
周开莲刚想说让听话的小孙子谭学柏去把谭今贺叫回来,就见谭学松飞快喝完碗里的玉米面粥,然后嘴巴一抹跑出去了。
“四叔等等我——我也一块去——”
周开莲和余秀都没来得及拦住。
转眼人就跑没影了。
周开莲气得骂道:“这两个不让人省心的小兔崽子!”
谭学松追上谭今贺,开口第一句就是:“四叔你骗人!”
谭今贺斜睨了侄子一眼,“我骗你什么了?”
即使是天黑,谭今贺也能感受到谭学松眼神里浓浓的控诉。
“你说新来的知青不漂亮,可刚刚那个明明漂亮得跟天仙儿似的!”
谭今贺一顿,没说话。
好在谭学松也没多想,而是感叹道:“不过宋知青漂亮归漂亮,看着却很腼腆胆小,在咱们家院子里站着,眼睛都不敢多瞟一下,说话还轻声细语,好像生怕把人吓着似的......
谭今贺默默不语,将大黑狗放了出去。
清冷的月光洒遍林间,驱散了白天的炎热。
可想到那双都快沾到他身上的眼睛,谭今贺却陡生一股挥之不去的燥意。
胆小?
腼腆?
谭今贺轻轻哼笑出声。
-
宋子瑶跟着刘清萍回去后,知青点的饭也做好了。
晚上,新来的知青还是跟着老知青吃,明天再单独开火。
寡淡的玉米面粥,一碟子咸菜疙瘩,就是晚餐了。
宋子瑶说了自己跟文雪已经买了锅的事,王一光笑道:
“其实要不是队伍分得太多,做饭排队时间过长,你们也不用花这个冤枉钱。”
“不过柴和水你们就不用太操心了,都是合着用的,男同志负责挑水,女同志负责捡柴,你们女同志听清萍同志安排就好了。”
吃饭分开,主要是曾经为了谁多吃谁少吃的问题闹过无数矛盾。
不过捡柴和挑水,如果各自管各自的话,就不如合在一起省力了。
宋子瑶听了,点点头。
她正愁自己不会挑水呢。
晚上,躺在硬邦邦的床上,瞪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宋子瑶很久都没有一点睡意。
她如愿以偿见到了谭今贺,可第一天就受挫了。
宋子瑶从小就被别人夸可爱漂亮,是美人坯子,当然不是美而不自知。
相反,她清楚知道在这个年龄段,自己有足够的资本吸引异性。
可是,二十岁的谭今贺,连多看她一眼也没有。
跟她说的第一句话还是“不要直勾盯着男人看”......
惆怅了一会,宋子瑶又打起精神来。
不要紧的,才第一天而已!
既然二十岁的谭今贺不像四十岁的谭今贺那样对她一见钟情,主动追求,那就换她主动!
小说《糙汉开了窍,宠妻上高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