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就算是经过几次战火侵袭,现在的建筑很多是抗战前留下来的,拆掉,太可惜了。”
“本来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文化长廊,建成步行街,可笑。”
“商业街,不就是想着把商业再做起来?”
男人笑了,明显是反的那种。
“淮滨建商业街,能比得过凤城,还是能超过彭城,南边还有扬州、庐陵。”
“周边的百姓根本不会舍近求远,到淮滨来买东西。”
“确实,我妈买东西,大部分去南边。”
姚书记心里一动,确实,这话说的没错。
说起商业,淮滨不但起步晚,基础也差。
建起商业街,目前看有刺激作用,长期不敢说。
“商业,是把别人的钱拿进来,只赚自己百姓的钱,对地方经济没有任何意义。”
别人的钱,几个字一下子击中了姚书记的内心。
是的,是的,这个思路才是对的。
不管怎么搞,只把区域内的资金盘活,还是局限了。
吸引周边的资金进来,然后再盘活,才会越做越大。
“要是把安宁巷变个角度,形成一个文化旅游区。”
“想想,不说远了,方圆300里的百姓是不是会来。”
“其实商业地产就是伪命题,销售,带不来利润。”
“真正赚钱的是,吃喝住,就说汽车加油,过路费......”
......
姚书记站在湖边半天没动,近半个小时,直到两人走了,还在原地。
虽然天色有点暗,那个小丫头还是认出来了,秘书处的小姑娘。
主要是声音辨识度很高,再看人影,认出来了。
很明显,他们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听,说的有点多,过了一点。
还真是,徐淮今天过来帮忙,吴清特意打的电话。
两人忙完在外面吃完饭,正好也在湖边散步。
徐淮实在不知要跟吴清说什么,两人就聊起了最近市里热议的话题。
吴清正好要写一份材料,想起徐淮说起过,正好问问。
确实是没有注意姚书记,谁能想到市委书记会一个人在湖边走。
两人本来就是闲聊,哪里会顾及说没说错,就是一种假设。
姚书记本来就在想事情,顺着湖边溜达,清醒一下头脑。
特意没带秘书,私下会面,不方便。
有时候,私下谈话的内容,最好是外人都不知道。
也是巧了,正好听到两人闲聊,被触动了。
姚书记还真不担心有人特意跑到面前卖弄,只要真有才,用就是了。
又思考了好一会,姚书记才慢慢往前走。
“老黄,这到了淮滨,都不说一声,要罚。”
老熟人,也不用什么场面话。
“家里小事,伯伯病故,回来看看,哪里敢惊动你这大忙人。”
黄主任毫不隐瞒,又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
“哦,节哀,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开口。”
“没有,都是小事,几个小辈都安排好了。”
3人坐下闲聊,都是自己人,说话很随意。
不需要客套,三人边吃边聊。
“老黄,淮滨的发展,省里有什么新风向没有?”
“你不知道,我真是脑袋疼,这样一个农业大市,太难了。”
“难处,我懂,我就是土生土长的淮滨人。”
“几百年了,都是农业为主。”
黄主任也是一脸的严肃,淮滨的基础太差,几乎没有工业。
“按照省府的规划,电子信息是未来的大方向。”
“庐陵正在尝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了,才能不走弯路。”
姚书记一脸苦笑,电子信息,淮滨怎么可能?
“再就是特色农业,周边几个市都在找自己的特色,苹果、梨、石榴等等,也是一个思路。”
“现在上面非常关注民生问题,未来几年的发展重点。”
小说《重生之基层小人物的青云之路》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