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古代言情 汉末最可能兴汉的男人:并州张杨

第36章


**“开业大吉”**

然后命人将这块无比扎眼的红布,高高悬挂在了望楼最高处,紧挨着迎风招展的“张”字大旗!那鲜艳的红色和四个粗犷的怪字,在冬日灰蒙蒙的黄河岸边,显得格外突兀、喜庆,又带着一种荒诞不经的霸气。

张辽看着那块迎风招展的红布,嘴角抽搐了好几下,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他默默转身,去安排士兵在渡口两侧拉起绳索,设置路障,建立明确的通行和检查通道。董昭则望着那“开业大吉”四个字,感觉自己的太阳穴都在突突直跳。他深吸几口冰冷的空气,强迫自己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甄别、留用渡口原有的几个还算老实本分的税吏和船工头目上,以及如何设置税票防伪(他打算在木牌上刻暗记)等具体实务。他不断默念:“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主公自有深意…深意…”

“收费站”的架子,就在这种混杂着高效、肃杀与荒诞的氛围中,迅速搭建了起来。

税则牌立起的当天下午,第一波“流量”就上门了。

这是一支由十几个坞堡私兵护卫的商队,七八辆大车满载着河东郡的盐巴和皮货,准备南下洛阳贩卖。领头的管事是个精明的中年人,远远看到渡口飘扬的陌生旗帜和严阵以待的士兵,心里就咯噔一下。待走近看清那些煞气腾腾的并州兵和望楼上猎猎作响的“开业大吉”红布时,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军…军爷?” 管事小心翼翼地凑到把守通道的并州什长面前,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敢问,这孟津渡口…如今是哪位将军主事?小的们是去洛阳做点小买卖的,不知这规矩…”

什长面无表情,指了指旁边立着的大木牌:“自己看!新规矩!按人、按车、按货缴税!钱粮布帛都行!缴了税,领了牌牌,就能过!”

管事和几个护卫连忙凑到木牌前,眯着眼仔细辨认上面的刻字。当看到“行人五铢钱五枚”、“车辆视大小二十至一百铢”、“货物百抽二至五”等条目时,管事的脸顿时垮了下来,如同被剜去了一块心头肉。

“这…这…军爷,这税也忒重了吧?以往过河,给王都尉手下的兄弟塞点好处,也就…” 管事试图讨价还价,话还没说完。

“嗯?!” 什长眼睛一瞪,手按在了刀柄上,他身后几名士兵也同时踏前一步,长矛顿地,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杀气扑面而来!什长冷冷道:“那是河内张扬的规矩!现在是并州张将军的规矩!看清楚了牌子!想过去,就按规矩缴税!不想过,或者想逃税,” 他指了指旁边木桩上挂着的、一颗还没来得及处理的河内逃兵血淋淋的首级(张辽用来立威的),“那就是榜样!再啰嗦,连人带货,都给老子扣下!”

管事和护卫们被那血腥的首级和士兵的杀气吓得魂飞魄散,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护卫头子连忙扯了扯管事的衣袖,低声道:“王管事,认栽吧!这是群杀神!比以前的狠多了!破财消灾,破财消灾啊!”

管事看着士兵们手中闪着寒光的兵刃,再看看那死不瞑目的首级,最后哭丧着脸,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钱袋,开始按照木牌上的规定,一项项计算、缴纳。一个被临时抓来当税吏、还有些懵懂的原河内老税吏,在董昭派来的一名懂算学的文吏监督下,笨拙地清点钱币,开具了第一张盖着“河内太守董”印记(暂用)的简陋木牌税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