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碗油盐饭开始的美食游记
时间:2023-12-01 14:45:45
金牌作家“陈情”的优质好文,从一碗油盐饭开始的美食游记火爆上线啦,小说主人公陈情李颉,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剧情走向顺应人心,作品介绍: 陈情大学毕业后继承了爷爷的饭店。 可惜美食天赋为零的他,在继承一年后,因无力承担各种开销而面临倒闭。 随着最后一名老员工辞职,陈情知道饭店无力回天,便决定关闭店面。 在收拾饭店物品的时候,一本破旧的笔记本砸在他头顶。 他翻开封面查看,里面是空白的。 然而,身后却在这时传来一道声音。 “你好,请问有人吗?我想点一份油盐饭。” ......
>>>>《从一碗油盐饭开始的美食游记》在线阅读<<<<
精彩内容试读
清明节。
皇帝赐新火。
百官于宣政殿,山呼万岁。
皇帝将新取的火种赐给群臣,以示恩德。
也是这一日,皇帝接见了李朝使臣李贵安。
李贵安在大殿之上,三跪九叩,再呼万岁,感激皇恩浩荡,心悦诚服。
皇帝大笑,同样赐新火给李朝使臣,嘱咐他好好带回李朝。
李朝使臣再跪再叩,感激涕零。
...
...
青团学习中
剩余时间:16:55:32
陈情躺在床上,双臂枕在脑后,看着系统剩余时间。
宋广濂的话很明了,他要陈情处理沈兴。
在锦衣卫面前,处理就等于杀掉。
陈情是现代人,你要他杀只鸡可以,但杀人,万万不行。
不管身处哪个环境,对他来说,这都是犯罪。
现在摆在陈情面前的,要么找另外一个人学习,要么,放弃这次学习。
他沉思良久,觉得不能浪费时间,决定选择第一个。
“镇抚使大人。”
陈情刚从床上坐起,就听到一声熟悉的声音。
是李贵安。
他正站在屋外敲门。
陈情一怔,这人,竟然直接找到他家来了。
他可没告诉过李贵安自己住哪。
陈情整理一下衣服,起身开门。
李贵安穿着青玉色素绸纱绫缎道袍,外罩暗紫银纹对襟无袖褂子,黑色幅巾束首,将发髻全部包裹住,在脑后系结,余幅自然垂在肩膀。
完全一副大明文人打扮,手里还提着朱漆如意云纹圆形食盒。
他朝陈情转身展示,“镇抚使大人,你看我穿着这身好看吗?”
陈情面无表情道:“还行。”
衣服好看,人不咋地。
李贵安道:“这是吾皇特赐的。”
今日朝贡,皇帝夸赞李朝熟悉华夏礼节,龙心大悦,赏下丰厚奖励后,又赐李朝国主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等物。
李贵安也赐了两件大明服饰。
出了皇宫,李贵安就换上,迫不及待给众人看。
陈情“嗯”了一声。
就只是简单的“嗯”了一声。
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要说什么。
昨日宋广濂的话还历历在目,原本是想等今日皇帝下了朝再入宫禀报。
没成想,皇帝召见李贵安了。
失策失策。
也不知道宋广濂知道,会不会责怪自己。
他脾气和皇帝有得一比。
怨长,记仇,不依不饶。
李贵安欢喜道:“镇抚使大人,今日我们再去游玩。”
李贵安的态度有些奇怪。
亲昵过了头。
陈情不过是锦衣卫,负责那日他入明的仪仗,话都没多说。
他也不像是个自来熟的人。
为何偏偏对他,如此亲待,还在请安贴中,提起他。
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今日不适,就不出去了。”
陈情退了两步。
李贵安神色一黯,关切道:“可是昨日游玩,染了风寒?”
“没错。”
陈情咳嗽几声,道:“我刚服了药,就不出门了,你玩得开心。”
“也好。”
陈情准备把门一合,将李贵安拒之门外。
谁知李贵安手抵在门上,道:“不过,大人,我特地带来千年人参,乃是我国特产,还望大人收下。”
“千年人参?”
好像李朝是盛产人参,只是有没有一千年,不得而知。
陈情道:“不用了,这种好东西,我怕吃了流鼻血。”
毕竟正值壮年。
“大人切莫推辞。”
李贵安道:“想来大人风寒,也是昨日游玩之过,就当我向大人请罪,请大人务必收下。”
“我也是去玩的,跟你没关系。”
陈情继续推辞。
“大人海量。”
李贵安向前一步,踏入门槛,“我自愧不如,若大人不收下,今日,我便不走了。”
李贵安说着,又进了两步。
陈情觉得他不仅有问题,还有病,哪有上赶着给人送礼的。
冷眼看着他,许久才道:“行,把东西给我吧。”
李贵安顿时喜笑颜开,将手里食盒奉到陈情手上,又说了几句体己话,才乐乐呵呵走了。
手里,不知从哪掏出一块烧饼,边笑边吃。
“神经病。”
陈情把门关上,食盒随意丢在一边。
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对劲。
比如现在莫名其妙的拜访和送礼。
比如昨日,他说“听旁人说,我侄儿确实见过镇抚使大人。”
旁人,哪里来的旁人?
李长静是大明人打扮。
李贵安昨日才被特许出会同馆。
是什么旁人,先见到李长静,又见到李贵安?
不好!这死胖子要陷害我!
陈情也顾不得收拾,随手拿下屏风上的常服套在身上,边系玉带边出门。
当然,食盒也一并带上。
...
...
陈情有特殊腰牌,入宫不需提前递折子。
只在紫宸殿外,稍等片刻,皇帝身边的公公就来请他进去。
他朝公公施礼,撩起衣袍,踏入朱红门槛。
两扇殿门,在陈情身后合上。
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紫宸殿,此刻只剩皇帝和陈情两人。
皇帝坐在桌案前,执笔批折子,想来内容不是皇帝所喜,眉头一直紧锁。
“何事?如此匆忙。”
皇帝批完一本折子,合上丢到一旁,看陈情一眼,复又拿起另一本折子。
“万岁,京城恐有细作!”
陈情将手里的食盒捧到皇帝面前。
皇帝眼皮都没抬一下,专心眼前的明黄奏折。
食盒揭开。
一根上好的千年人参躺在红丝绸底的食盒里。
人参宛若人形,根须又细又长,绵延四方,食盒几乎装不下。
“是好参。”
皇帝随意答了句。
“万岁,这是李贵安给我的。”
陈情小心翼翼看着皇帝脸色。
“给你,你便收着。”
皇帝并不在意,继续批阅奏折。
“那这样呢?”
陈情伸手,拿起食盒里的人参,手指在人参根部用力一掐。
人参根四分五裂开,露出一张写有字的纸条。
皇帝眉梢一动,颇感兴趣。
陈情把纸条抽出来,也不敢看,直接递给皇帝。
皇帝放下朱笔,接过一看。
上书:天降战乱忧患,奸邪臣子如愿。
是房孝直在街市口,慷慨赴死时做的绝命词。
皇帝眉眼一动,脸上终于有了表情,是笑。
极浅极淡的冷笑。
“你自己看看。”
皇帝将手中纸条掷了出去。
纸条轻飘,落于桌案边缘。
陈情拿过一看。
字是好字,行云流水,力透纸背。
词,词是房孝直的绝命词?
卧槽!
皇帝连藏有房孝直诗书的人都不放过,绝命词?那不来个三族消消乐?
陈情满脸骇然。
幸好他第一时间就觉得不对劲,赶紧送到宫里来。
不然,还不知道下场如何。
就说该死的李贵安不安好心。
“你是怎么想到参根里藏了东西?”
皇帝问陈情。
陈情道:“微臣第一次见这么像人形的人参,摸了摸,发现手感不实,像是里子空了,就立刻送进宫来。”
“还算警觉。”
皇帝重新拿出朱笔,“想知道什么人要害你吗?”
“不是李贵安吗?这人参可是他送的。”
陈情脱口而出。
“是他,也不是他。”
皇帝却卖关子,又抬头看一眼陈情,“行了,你带着人参回去吧,你刚才不是说京城有细作吗?谁陷害了你,谁就是细作。”
“万岁,您早就知道京城有细作?”
皇帝态度太过平静,让陈情不得不怀疑。
皇帝一笑,不可置否。
“认清上面的字,看好是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