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21:14:58
很多朋友很喜欢《春岸与共》这部现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姜义博”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春岸与共》内容概括:苏晚坐在船头,看着陆则划船的背影。他今天穿了件浅灰短袖,后背的线条被阳光晒得发亮,划桨的动作稳而匀,和第一次给她送莲蓬时一模一样,却又好像哪里不一样了。“在想什么?”他突然回头,手里举着颗刚摘的莲蓬,莲子饱满得快把外壳撑裂了,“是不是在想,‘这男人怎么越来越会疼人了’?”苏晚被逗笑了,伸手去接莲蓬时...
他看着她被戏文牵动的眉眼,突然觉得,不管是青溪镇的老桥,还是春岸镇的戏台,只要身边有她,哪里都是风景。
回家时,陆妈妈正在院子里晒桂花。金黄的花瓣铺在竹匾里,像撒了层碎金,她见苏晚手里的野山楂,笑着说:“正好给你做山楂糕,开胃。”
陆则把野蘑菇交给陆妈妈,拉着苏晚往书房走:“我给你看个东西。”他从工具箱里拿出个木盒,里面是枚新刻的木簪——簪头是山涧的松树形状,针叶上还刻着细小的露珠,“配你从青溪镇买的那件月白旗袍,肯定好看。”
苏晚刚要接,就被他握住手腕,往她手背上亲了亲:“这是‘青山簪’,以后我们每次去一个地方,我就给你刻一支,攒够七支,就给你做个簪子架。”
月光漫进书房时,陆则在给屏风上漆。清漆的味道混着桂花的香,他的动作很轻,怕刷出气泡。
苏晚坐在旁边给山楂去核,偶尔抬头看他一眼——他专注的样子比戏台上的角儿还好看。
“陆则。”她突然开口,“我们以后每年都去一个新地方好不好?去看海,去看雪,去看所有没见过的风景。”
他回头时,眼里的光比月光还亮:“好。等我把家里的活安排好,我们就出发。不过——”他故意顿了顿,“不管去多少地方,最后都要回春岸镇,这里才是我们的根。”
苏晚笑着点头,把一颗去了核的山楂递到他嘴边:“当然要回来,这里有妈妈做的山楂糕,有你刻的木簪,还有我们的古籍馆和戏台。”
他咬住山楂时,故意咬了下她的指尖,像在山里时那样。
月光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像在替他们应和。
夜深时,苏晚靠在陆则怀里看他刻那块“小青山”石头。
他的指尖在石头上游走,把山的轮廓一点点刻出来,像在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小世界。
“青溪镇的木船,山里的小青山,以后还有海边的贝壳,雪地里的梅花……”苏晚的声音很轻,“我们的日子,会像你刻的这些东西一样,越来越满。”
陆则放下刻刀,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是因为有你,才会这么满。”
窗外的桂花香漫进来,混着月光的清,像把这一夜的温柔都揉进了彼此的呼吸里。
苏晚摸了摸案头的“青山簪”,突然觉得,蜜月的余温并没有散去——它变成了野山楂的酸,变成了木簪上的纹,变成了往后日子里,只要想起就会心头发烫的、关于“我们”的证据。
而这样的证据,只会越来越多。
苏晚发现案头的“青山簪”旁多了个小物件时,晨露刚打湿窗台上的茉莉。
是个巴掌大的木刻戏台,栏杆上雕着缠枝莲,台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人——一个穿水红旗袍,一个着中山装,是陆则昨夜刻的,小人的手牵在一起,衣角还沾着点金粉,像刚从戏文里走出来。
“刻到后半夜。”陆则端着早餐走进来,眼下有淡淡的青影,却笑得眼睛发亮,“你昨天说喜欢评弹,就刻了这个,以后摆在你修复古籍的案头,像有人陪着你似的。”
苏晚捏起木戏台时,指尖蹭过小人的衣角。
金粉沾在指腹上,像落了点星光,她突然转身,往他唇上亲了下——带着刚醒的软糯,把金粉蹭到他嘴角:“给陆先生的奖励。”
他的耳尖瞬间红透,攥着她的手腕把人拉进怀里。
早餐的溏心蛋香气漫开来,混着他落在她颈间的呼吸,像碗刚温好的甜汤。“再亲一下。”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Copyright (C) 2025 红牛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桂ICP备2022003909号-33